脑卒中手术治疗方法分享,还患者健康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神经外科 魏文渊
脑卒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一种致死率致残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中国卒中报告(2020)》数据显示,我国近30年脑卒中的发病率虽然有所下降,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数据显示,近13年来我国成人血脂谱平均水平明显升高。高血脂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的升高与成人高血脂有着密切的联系。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多有言语不清、意识不清或者是口歪眼斜等症状,随着我国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群众已经认识到脑卒中的危害,认为脑卒中患者需要尽早接受手术或者是其他治疗方案才可以避免死亡或者是其他的后遗症。
脑卒中患者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的效果良好,脑卒中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所以临床上有“黄金三小时”的说法,即脑卒中患者在发病三小时以内进行药物溶栓或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多数脑卒中患者在这一时间窗内进行科学的治疗可以基本恢复自理能力。
脑卒中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是根据不同病种及不同病因分为显微手术、血管内介入手术治疗等手术治疗方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发病三小时以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以外,还可以采用血管内介入手术方式重新疏通血管,恢复血流。《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22》中建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支架取栓术与血栓抽吸术等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案。其中,支架取栓术可以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闭塞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同时现有的研究也证实,与急诊静脉溶栓治疗相比,这种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能够提高患者血管再通率,对于降低患者失语、偏瘫等后遗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进一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对患者今后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
颅内-颅外动脉吻合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经典术式,对反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陈旧性缺血性脑卒中,但对完全性脑卒中、急性期或进行性的脑卒中、普遍性脑动脉硬化、伴有痴呆的脑卒中患者并不建议使用这一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颈动脉狭窄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因素,严重的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头晕或头痛、四肢麻木、活动笨拙等缺血性脑卒中前兆症状,我们也不可以忽视颈动脉严重狭窄的危害。所以,如果检查发现自己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在50%以上且狭窄部位在下颌角以下位置时这就需要引起重视了!针对这一情况,医生一般会优先考虑应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防治脑卒中。
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减轻颅内压与脑水肿、预防脑疝为主。对于出血量较大的急性出血性脑卒中,临床一般会应用经颅穿刺引流术、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等手术方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其中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等传统术式对于出血量较大,或者是已经形成脑疝的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主要是因为医生可以借助手术器械,在直视下彻底清除血肿并行减压术,现阶段仍是治疗多数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首选。但同时这种传统手术方案手术创伤较大,所以多数患者术后恢复期较长,也因为颅骨缺损较大,所以二期修补具有较高的难度,少部分患者术后也容易出现语言表达能力下降、癫痫等后遗症。随着对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对于基底节区与颞叶出血量较少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一般会选择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与传统大骨瓣手术相比,这种手术方式操作更为便捷,而且手术创伤较小,但同时也会增加患者术中大量出血或术后出血的风险。大骨瓣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如何选择?患者及家属还需要尊重医生的建议,医生也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以及术前一系列检查结果谨慎选择。此外,神经内镜的应用也为出血性脑卒中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目前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良好的清除血肿的效果,而且手术创伤极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比较适用于脑内血肿或脑室出血的患者,深部大量出血的患者如果使用这一手术方式可能难以完全止血。
脑卒中手术治疗方法多样,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因、梗死面积或者是出血量合理地选择,患者及家属也要提高对脑卒中手术治疗方法的认识,在术后也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康复训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