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岐山青化镇:文化振兴促发展 古镇青化焕新颜
一个个文艺活动相继开展,引人向上向善的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一件件凡人善举相继涌现,引领着社会风气的持续转变。近年来,陕西省岐山县青化镇紧扣建设“文化强镇”目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文化铸魂,深入挖掘周礼优秀文化,活化利用青化文化资源,建强乡风文明阵地,让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推动青化全面振兴的持久动力。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焕新活力
“艺术与慈善的结合相得益彰,同时也倡导了乐于慈善的社会新风尚,非常有意义。”在岐山县城,正在欣赏书画展的市民杨女士感慨地说道。不久前青化镇举办“翰墨丹青庆盛世 大爱慈善暖青化”书画慈善义卖活动,上官栋、付青峰、付增堂、孙炳林、祁建业、陈垠仓、赵润生、曹宇、曹宁等9位青化籍书画家爱心捐赠18幅字画作品,活动现场人气爆棚,爱心人士踊跃参与。这是岐山县青化镇文化助力全面振兴工作的一个缩影。依托文化大镇优势,近年来青化镇成立全市首家村级周礼文化艺术院,开办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喜迎二十大、慈善书画义卖、为青化首届“道德模范”赠书法作品等活动5场次,所展出书画作品均为青化籍书画家爱心赠写。虽然有的书画家长期生活工作在外,但只要听到镇上活动需要,都精心准备,从千里之外寄回的墨宝饱含对家乡的深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国家群文副研究员曹宇说到:“我平时事务比较繁杂,但只要是家乡的事,我义不容辞。”
“各位乡党想听啥?今天回家了,你们想听啥就说!让大家一次听过瘾。”在不久前召开的青化镇秦腔名家汇演活动上,青化籍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秦腔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丁良生看向四邻八乡的父老乡亲亲切地说到。台下数千名观众济济一堂、看得仔细、听得入迷,时不时地爆发出一阵掌声。身为岐山青化人,丁良生始终忘不了这片黄土地的滋养,忘不了那碗臊子面的酸辣香。每次回宝鸡演出,他总是用实际行动感谢家乡父老乡亲的支持。漫步青化,到处流曳着秦腔的旋律。相去二三里,不能现场观看的人们通过手机直播观看演出;地畔路旁,村民情不自禁地吼几嗓子秦腔;夜幕四合,“自乐班”闹的是秦腔;乡镇文化大舞台上,演出的是秦腔。秦腔成为当地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精神食粮。
精神滋养,群众生活更加多彩
高品质文化内容走到村民身边,并逐渐形成常态化文化活动,不断满足村民群众日益多元的文化需求,形成了“文化活动人人参与,文化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走进北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幸福院,20多名群众正在尽情地吹、拉、弹、唱,富有韵律的唱腔和着锣鼓、二胡、杨琴的伴奏声,引来村民阵阵叫好,成为整个村里最具人气的地方。“在自乐班学乐器、唱秦腔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在田里干活累了,就吼一嗓子,感觉身上的乏味就不见了,心情也好了,你别看一个小小的自乐班,作用可大着呢。”演唱者何乃凤说。杨周海是该自乐班的发起人,他不仅是唱秦腔的主角,二胡演奏者,还是乐器制作者。北阳村秦韵自乐班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立10年之久,乐器齐全,活动搞得有声有色。说起办这个自乐班的初衷,杨周海说:“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周边村的戏迷们就会聚集在一起,唱上几曲,过把戏瘾,自娱自乐,我们就是想把自乐班规模办大,办出特色,把传统的文化继承下去。”
“二十大精神来领航,村民奋发喜洋洋,街道宽敞路灯亮,平安青化有希望,12个美女赞青化,美丽青化人人夸,比学赶帮干劲添,青化古镇焕新颜……”12月7日,青化十月二十三古会的第四天,在青化镇文化广场,青化镇“青化大舞台 幸福艺起来”文艺汇演暨广场舞大赛正在上演,来自全镇8个村的10支文艺代表队、80余名广场舞爱好者参赛,1000余名群众将“青化大舞台”围得水泄不通。选手激情洋溢的表演不时赢得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不少观众一边观看比赛,一边用手机拍下精彩瞬间。现在的青化镇,鼓舞、秦腔、书画、广场舞等文化活动丰富,南武村、青化村、焦六村等各个村庄都有属于自己的舞蹈队、秧歌队、锣鼓队,群众参与热情高涨,曾经习惯观看演出的农民,如今成了参与演出的“主角”。
党建引领,乡村喜见崭新气象
“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他放下在大城市多年苦心经营的事业,毅然回到家乡,伺候风烛残年的父母,挑水做饭,嘘寒问暖,虽是平凡事,却是至深情。”近日,在青化镇首届“道德模范”表彰大会上,焦六村上官刚放弃事业回家陪伴父母的事迹被娓娓道来。
上官刚的事迹不是孤例,近年来,青化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活动,生前尽孝、厚养薄葬已经深入人心,孝老爱亲、文明和谐的新风正气已蔚然成风,大家开始自觉摈弃陈规陋习,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青化镇把文明实践宣讲工作作为培树文明乡风的重要抓手,组织镇机关、各村、驻镇单位年轻干部成立“青春芳华”理论宣讲队伍,并发起“五个一”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项目,即“一部微视频弘扬风尚、一场专题宣讲明政策、一天一节党史小课堂、一次理论宣讲赶大集、一遍入户走访暖民心”,开展“党的政策进万家”活动28场次,把理论政策宣讲送到村社广场、田间地头、校园课堂,让干部群众听得清、听得懂、听得进。
文化引人向上、引人向善的作用日益凸显,逐渐成为传播文明、引领风尚、促进和谐的重要抓手,一些不文明现象逐渐消失,民风陋习得到扭转,唱响了“向上向善”的主旋律。全镇开展首届“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婆婆”、“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表彰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文明素养,构筑精神文化家园。对于这种变化,青化村党总支书记苏宏强深有体会。他说,以前村民经常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闹的不可开交,现在不一样了,身边榜样更多了,遇到小事大家也不会再斤斤计较,觉得是给村里抹黑,村里氛围更和谐了,遇事都能会先冷静下来,有事好商量。
“近年来,我们立足文化大镇定位,始终坚持“党建搭台 文化唱戏”的方针,在富口袋的同时富脑袋提内涵,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社会环境。”镇党委书记丁伟宁说,未来,青化镇将一手抓经济“硬实力”提升,一手抓文化“软实力”发展,持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以乡村文化建设带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来源:宝鸡岐山县青化镇 张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