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大白杨
村里那棵外公亲手种下的大白杨,见证了我的童年、少年,却没能看到我的青年以后。我在外求学的那几年,它就被偷伐了,不过后来几年回家发现它没死透,又长出新芽了,不过没了沧桑皴厚的树身。
外公常说:“成材的树不用扩。”方言大意就是小孩的本性怎么样就决定了他的一生,有的天生聪明能成才,大人无需过多费心。有的本身顽劣难成器,大人管教了也没什么用。
九二年老家新房盖成的时候,外公亲手种下了这棵白杨树苗,据说是因为它不在意土地的贫瘠肥沃,不择地势的高低,还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不经意间,这棵树苗竟活了下来。春天到了,白杨树苗便生发了,浑身长满了叶子。树叶由小变大,由鹅黄变嫩绿。叶子对列、相间而生,但姿态和颜色也各自有别,根的深绿,梢的浅绿。树上的“毛毛虫”也在阳光下蠕动着、努力地生长着,从青葱,到粉红,到暗红色。就这样,白杨树一天天长大,屹立于苍穹之间,如同外爷说的,它真的成材了。
炎炎的夏日里,屋前的大白杨枝茂叶盛,荫翳像撑起的巨伞,遮蔽了毒日。中午时分,我们一家老老少少端了饭碗,聚在大树底下,凉风习习,边吃边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夏夜,坐在树底下乘风凉,搬出板凳、藤椅,劳作一天的庄稼人,放松筋骨,叙叨着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小孩子也在儿歌童话里,渐入梦境。
在吃水要去沟里挑水的年代,外公坚持要让六个孩子全部读书。亲戚都劝他:“你让孩子们都飞走,你老了谁帮你挑水?”外爷却说:“砸锅卖铁,我都供他们上学!等我老了,就用罐罐去挑水!”在外公的坚持下,孩子们努力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从一个个农村娃硬生生地挺进了大学生的队列。再后来,随着几个孩子的自身努力和国家的培养,他们不仅得到了单位好评,也赢得了乡间邻里的尊敬。外爷有时也会和邻里闲聊说:“成才的树不用扩,家门口的大白杨谁管过,孩子们都是自己争气!”。时间一长,大白杨也成了村里的成材树,家中栋梁树的象征。
时光就在安逸与默变中流逝,不知不觉中我们长大了,也大都离开了这个小村庄,离开了那个一直为我们遮荫庇佑的大白杨,有上学走的、工作走的,一年也回不了一两趟小村庄……
前些天,我又重回了趟老家。车子启动前行,我回头望了望老家门口的方向,恍惚间又看到那棵大白杨,它还是那么昂首挺拔、坦然自若,青翠的树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正诉说村里的文脉,源远流长。(张美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