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民生 >

山西寿阳百项争创绘蓝图 双百蝶变促发展换新颜

2022-06-09 11:07:49

  近年来,山西省寿阳县金穗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科研院所+供销合作社”五位一体土地“双层托管”金穗模式,逐年扩大托管面积,从200亩增加到20000余亩,从5户增加到现在的600余户, 2021年每亩地除保底1200元外,分红200元。2022年将进一步推广金穗模式,在南燕竹村和白家庄村托管10000亩土地,努力打造省级有机旱作优质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

  省级有机旱作优质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的强力推进,仅仅是寿阳县2022“百项争创”工程中造福于民的平凡一项。

  2022年,寿阳县共推开争创工程137项,其中国家级22项、省级69项、市级46项,全县所有部门单位、各个乡镇都将推开特色争创工程,对照中央和省市的特色创建、评比达标、典型树立、试点打造,主动对接、主动争取,形成全民争创、全面争创、全域争创的格局。“百项争创”将进一步鼓舞干群干劲、增强发展底气、助推全域蝶变,持续增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百项争创”打造城市名片 绿色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当今世界,地区、城市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规模竞争、实力竞争,最根本的是环境、文化和人才的竞争。实践证明,优良的城市环境,是一种可转化的生产力要素,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无形资本”。开展“百项争创”就是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各种生产要素汇集,打造响亮的“国字号”、“省字号”城市名片,提升寿阳知名度、美誉度;“百项争创”就是要在尊重薪火相传的历史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发掘城市独有的个性资源,因地制宜加强县城品牌建设,让市民能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国家级名片,以创建国家园林县城为牵引,推开“三城联创”,坚持“六化”同步推进,不断提升城市宜居品质。要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上台阶的思路,编制国家园林县城创建方案,召开创建誓师大会,掀起绿色建设热潮,推动老公园提质,完善滨河公园、灵芝公园基础,优化植物园、森林公园布局,完成寿水湖、石门河等3个公园建设,新改建小游园 40 处,实现万人1个大公园、千人1个小游园目标。实施环城林带、白马河水域彩带、水域泊岸绿带工程,形成百里城市彩色生态廊带。要进一步巩固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为争创全国文明县城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城市整体文明程度。

  全县要推开A级景区创建行动,以此厚植“福山寿水、康养寿阳”的底色。要争创A级景区,启动祁寯藻故里、龙栖湖等创国家4A级景区,五峰山创国家3A级景区,理顺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管理机制,同步启动创国家3A级景区。要争创十大乡村旅游示范村,下洲、黑水2个3A级村要向景区迈进,南东、景尚2个村要启动3A级创建,南河、西草庄、尹灵芝等6个村要做好创3A级前期工作。要争创康养名镇,以建设农康旅融合发展先行县和太原东部休闲康养新高地为目标,加快鹿泉、香梨、燕州、方山四个康养小镇建设,着力打造太原后花园、华北避暑地。

  统战部积极争创全国“四好商会”、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创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财政局争创财政管理工作全省十强县、人社局力争“人人持证、技能社会”职业技能培训全市排名第一;宗艾镇将加快彩椒交易平台、冷链仓储配套,争创省级彩椒种植示范基地、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平头镇将推行双层托管,建设高标准茴子白种植园区,争创“全国旱垣茴子白生产基地”;西洛镇将发挥粮、菜、果、牧均衡发展的种植基础优势,构建“2485”产业链条,争创国家农业产业示范强镇……从县委到机关、从部门到乡镇,“百项争创”的生动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特色争创在寿川大地蔚然成风。

  智能智慧智造转型跨越 高质量发展动力蓬勃

  发挥区位优势,创建太晋一体化寿阳平头融合发展区。随着青银二广高速太原联络线项目的开工,太原晋中一体化战略进入新阶段,寿阳县已经进入太原半小时经济圈,战略位置重要性愈发凸显,为融入全省“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新布局按下了“快进键”,为把寿阳从山区县变为都市圈核心区提供了重大机遇。平头镇是寿阳县太晋一体化发展“桥头堡”、山西中部城市群经济增长“新高地”、环太原都市圈休闲旅游“首选地”。与此同时,交控、神农等省属国有企业总投资超过130亿元,在平头建设山西交通物流园区、苗木产业基地、鹿泉驿站、鹿泉小镇、神农现代农业园、龙栖小镇等项目,基础产业布局基本完成。平头融合发展区将立足“智慧赋能、服务两城、五业入园、千亿产值”,围绕服务太晋一体化战略,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大数据、智能服务、大健康、文旅五大产业,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坚持示范引领,创建全国5G智能矿井建设示范县。发展智能化煤矿是煤炭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煤炭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新元煤矿建成了全国首个5G智能化示范矿井,中国移动、华为公司等共同组建的创新联盟,已经在新元公司完成机电硐室无人巡检、掘进面无人操作、综采面无人操作等多项场景应用,为全县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样本示范。与此同时,华为集团将在寿阳建设智能化应用创新基地,煤矿和其他产业智能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寿阳将推广智能化应用,完成全县16座煤矿智能化改造;依托华为应用创新孵化基地,打造智能化“产学研用”一体的工业产业链新格局;推动非煤矿山、智慧城市、新能源等领域智能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对照一流标准,邀请顶尖专家,高标谋划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论坛,为全国智能化矿井建设贡献“寿阳智慧”、“寿阳方案”。

  牢记殷殷嘱托,创建国家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园区。寿阳县拥有15万亩耕地,人均耕地面积达到8.8亩,在全省具有独一无二的土地优势,与此同时,中国农科院旱作农业试验站科技人才济济,交控、神农、大地等一批实力雄厚的大型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聚集,为寿阳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提供人才基础、产业基础。国家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园区将重点打造科研试验板块、主导产业板块、技术体系板块,依托中国农科院建设生态农业研究院,招揽全国顶尖旱作农业专家常驻试验田,打造农科教、产学研平台;引进大地集团实施“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提质改造,推动得天缘、田益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循环养殖、数字农业、设施果蔬三大主导产业,带动形成玉米全产业链和城郊型生鲜绿优农产品直供链“双链”发展格局;按照饮用水源地标准推进三减三增,优化适雨种植结构和制度,开展优质抗逆作物引进筛选,进行秸秆适水还田、水肥协同集成示范,匹配集雨补灌、智能耕种一体化等新应用,构建旱地农田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和绿色种养标准。寿阳还将举办“全国有机旱作农业高峰论坛”,推动数字农业和循环养殖园建设工作,积极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真正为北方山地农业探索出一套有价值、能落地、可推广的有机旱作农业数据模型,扛起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旗帜。

  “百项争创”具有“阶段攻坚”与“总体战役”的关系,也有补齐短板与打造亮点的关系,唯有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才能创建成功。全县上下需要坚持“一盘棋”思想,相互搭台补台,相互协调配合,构建“全县共唱一台戏”的生动局面;更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形成一个接着一个创、一棒接着一棒跑的浓厚氛围,真正擦亮寿阳的“金字招牌”,提升争当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排头兵发展成色。  (记者 李子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