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佳县驻村第一书记刘小勇:用心用情,描绘美丽乡村画卷
2022-10-17 17:52:56
深秋时节,行走在陕西佳县木瓜树峁村,宽阔平坦的路面,五彩斑斓的山野,干净整洁的院落,还有扑面而来的酒香……俨然是一幅赏心悦目的田园画卷,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也源于佳县人社局派驻木瓜树峁村第一书记刘小勇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倾心倾力乡村振兴的一片深情。
木瓜树峁村位于佳县上高寨以北2.5公里处,全村共有191户519人,其中脱贫户11户20人。全村有耕地3482亩,红枣林面积550余亩,退耕还林600亩,传统酿酒专业户3户。村民主要收入以劳务输出、酿酒加工和小杂粮种植为主。
沉下身子:做乡亲们发家致富的贴心人
驻村上任后,面对毫无头绪的工作,他觉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了解村情户情,做到心中有数。最初的几个月里,他带着驻村工作队员,三番五次进村组、入农户,奔走于田间地头,促膝谈心,了解村民的致贫原因以及生产生活状况,把派驻村当成自己的家,把村民当自己的亲人,很快就和派驻村的乡亲打成一片,成为村民踏上幸福之路的引路人和好帮手。
“村民朋友们,快来村委会做核酸了……”今年9月23日早上,村里的“东方红”大喇叭里传来了刘小勇的声音。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以身作则,勇挑重担,带头参与值守防控,坚决把责任压紧压实,把措施落实落细,守好疫情防控的最后防线。同时,当好“宣传员”,通过大喇叭、微信群、拉横幅、发放资料等接地气的方式,向村民传达上级疫情防控最新要求,耐心讲解疫情防控基本知识,鼓励村民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少聚集的良好习惯。针对留守老人行动不便的问题,多次组织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针对高龄老人没有智能手机的问题,主动承担起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工作。
特别是今年以来,他组织网格员每周入户或电话了解脱贫户和“三类户”动态情况,同时召开脱贫户和三类户动态调整与监测预警研判会议,月末进行一次总结与反思。针对一封信、政策清单、获得清单等上墙内容进行反复核实检查。
发展产业:给乡亲们铺平脱贫致富大路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驻村以来,刘小勇结合村情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村级发展强基础、兴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持续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村民的生活更富裕,日子更有盼头。
2021年,为改造村内荒废耕地,拓宽村民的收入来源,刘小勇又为村里争取到高标准农田项目。当即召开村民大会,会上他向村民详细介绍了高标准农田的好处,但是仍有部分村民无法理解,不同意改造。会后,刘小勇搜集全县改造过高标准农田的影像资料、照片,挨家挨户苦口婆心地上门宣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得以说服村民,确保了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顺利实施。建好的高标准农田也在2022年初被分田到户。“今年的庄稼长得旺盛,颗颗饱满,收成提高了不少。而且省时省力,还是这个高标准农田好哩。”如今,看着风中摇曳的沉甸甸的谷穗,67岁的高大爷笑得合不拢嘴。
技能培训:让乡亲们学会自主创业、充电赋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训学习既是提高村民自身素质、技能水平的“加油站”,也为日后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驻村过程中,刘小勇不仅千方百计为村民宣传销售高粱酒、农产品等,而且想方设法让村民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木瓜树峁村有传统酿酒的工艺优势,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酿造高粱酒。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最大的瓶颈是酿酒技术参差不齐,而且不利于形成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为此,刘小勇多次与县人社局、上高寨便民服务中心沟通协调,在木瓜树峁村举办一期为期10天的白酒酿造职业技能培训班,邀请专业老师就白酒酿造知识、实践操作进行授课。一名学员欣慰地说:“感谢刘书记为我们组织了这么一次大的培训。我们不仅可以免费参加培训,免除了后顾之忧,还能学到酿酒知识,成为一名具有专业技能的酿造工。”
培训结束后,刘小勇又与佳县腾飞传统酿酒专业合作社等企业负责人积极沟通,协助10余名学员顺利实现了就业。“让村民在自家门口就能学到一门专业技术,不仅提高了自身的就业、创业能力,还拓宽了增收致富门路,而且还能提高上高寨酿酒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挥积极作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2年,刘小勇被佳县县委、县政府评为2021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优秀科级干部。“这不仅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誉,更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今后,我将不忘来时初心,牢记驻村使命,继续带领乡亲们用心用情,苦干实干,争取把木瓜树峁村建成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美丽乡村。”谈及表彰,刘小勇谦虚地说。(来源:榆林佳县 康亮亮 张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