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之年 志在千里
评论家 松岩
宋登贵1937年4月生,1952年毕业于西北中学,1953年参加工作,1955年12月1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先后在省建公司任党委秘书、工会干事、宣传部理论教育干事。1962年响应党的号召,支农下放回乡8年。1971年二次参加工作,复职后历任教师、雁塔区社会保险处主任、雁塔区就业局副局长,1997年6月退休。
耄耋之年的宋登贵退而不休,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为传承传统文化,仍笔耕不辍、先后撰写出版《曹里村志•史话》、《三秦美景记游》、《梦回首》、《祖国美景览胜》等。2019年8月又精心收集整理出版《古训箴言俗语拾零》一书,先生这种“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之精神值得吾辈学习,实为吾辈之榜样。
正如先生所言,“读书习文寿亦长,退休后有了更多的闲工夫,于是读书不止,习文不辍。人的脑子就如一台机器,长时间不使用也会生锈。”“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成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先生为了说服身边人,还讲了古今中外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寿命都高过常人的例子。譬如:马克思、毛泽东、钱钟书、张群、季羡林等。先生从一个退休老干部下来,孜孜不倦,秉笔不辍,一连写了几本书。如今八十岁的他,依然耳聪目明,红光满面,说话声洪亮,走路快步如飞,思维灵敏,其原因就是由于读书舞文之功矣!先生从中悟出一个道理,读书舞文是一种超越世俗的力量,同时也是一场精神的寄托。读书弄文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
先生认为:读书习文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给自己带来了莫大的精神充实。可以把自己所思所想的告诉别人,传达给周围的人,和大家一起分享。
先生编著《古训.箴言.俗语拾零》共七章,第一章为古训,以古人名言名句中的真知灼见,从中受到教育,指导工作。一句精辟的名言名句,或画龙点睛,一语中的:或言简意赅,意在言外;或则妙语连珠,趣意横生。往往使人谈吐幽默,文笔增辉。第二章箴言,规劝教诲。第三章,反腐倡廉打油诗,以俚语诙谐讥讽的形式对一些腐败行为进行抨击。第四章,俗语格言歇后语。其中有单词释解与习惯语、复合词与汉语传承、三字格习惯语、多字格习惯语、俗成语、歇后语,语言精练,形象生动,说理深刻,比喻恰当,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形式。第五章,曹里记忆。第六章,附录:曹里记忆影照。第七章,曹里八景。不忘历史,留下的画面,勾勒出时代的记忆……
“老牛自知夕阳晚,不顾扬鞭自奋蹄。”年岁已至暮年的宋老,犹如一个识途而返的“老黄牛”。而那深藏心间的爱意,却如一壶历久弥香的老酒,散发着醉人的醇香。耄耋之年孜孜以求,倾注笔耕,铭记党恩,为社会奉献余热。
在这里也祝愿宋老先生: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