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健康 >

【新闻能见度】给他们一个治愈的家

2023-07-31 16:58:53

编者按

     在正常人的世界里,根本理解不了精神病患者所经历的身心煎熬,更理解不了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的苦难。他们似乎生活在一种无序的世界,与社会之间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行为怪戾,言语虚幻,这也许是他们对苦难的一种解脱。然而实际上他们却把这种煎熬活脱脱甩给了至亲至爱的人,甩给了社会……本文将解读精神卫生机构中这群特殊患者康复治疗的个例故事,近距离了解他们,期望社会各界给予更多的包容和接纳,共同为他们营造一个可治愈的“家”,让他们早日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蓬头垢面,气若游丝地蜷缩在床,身上散发出刺鼻的异味,瘦骨嶙峋形如一幅骷髅,时清醒时昏迷,一侧肾囊肿被切除,患有精神分裂症、糖尿病,左足溃烂严重,这便是今年三月韩城市精神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患者李云朵(化名)。
      李云朵,女,年逾花甲,陕西韩城人。29岁时,婚姻一波三折终未成家,事业跌宕起伏前途未卜,在人生的特殊节点,命运将不幸降临在了她身上。从此她萎靡不振,总感觉有人要加害她,先是抑郁,继而哭笑无常,最终发展成精神分裂症。
       岁月更迭,在她喜怒无常的岁月中,照顾她日常生活的父母相继离世后,她的弟、妹俩想尽各种办法照顾,但是病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随着她生活作息及饮食的严重失调,在原有精神分裂症的基础上再添肾囊肿和糖尿病并发症,左足部大拇指感染溃烂,小腿浮肿,在家时常吵闹、毁物,甚或无端骂左邻打右舍,情绪极不稳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陷入了极度痛苦的漩涡中。
       “和她一起遭遇冷漠和歧视,最犯难的是屡次求医中,多家精神病医院因她足部溃烂严重而拒绝接收时,我们面临的那种无奈和心酸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加之病情反反复复,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使我多次面临精神崩溃。”妹妹李云仙(化名)说,一人得病, 全家“发疯”,尤其是精神病,给身边亲人带来的“杀伤力”是无法形容的。悔恨的是发病早期没有引起重视,我们以为她仅是抑郁而已,没想到后来能发展成精神分裂症。
 
       投医无门问药无路,为了给姐姐治病,李云仙始终没有停止寻医问诊的步伐,托朋友四处打听。于3月下旬,经朋友介绍,她联系到了韩城市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上门评估李云朵病情后,收治她入院进行了治疗。
       接诊后,如何规避医疗风险,将一个濒临死亡的重症患者从死神手中夺回,给予生命的尊重和关怀,韩城市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利用公立医疗机构的优势,立即联系了市人民医院进行会诊,综合分析病情研讨最佳治疗方案。期间,及时优化治疗方案,给予了抗精神病药物控制精神病性症状、足部感染伤口清创换药、控制血糖平稳、抗感染及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等综合治疗。
 
 
       经过一段时期的精心治疗和悉心呵护,李云朵的血糖从入院初期的30mmol/L平稳降到了5.9mmol/L,足部溃烂面逐渐愈合,小腿部浮肿的现象基本消失,精神状况恢复趋向良好。但是由于病情复杂且时日已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还需医护人员和家属付出更大的努力。
       得知姐姐身体状况日胜一日,妹妹李云仙异常兴奋。“几个月前,她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差,特别是溃烂的大拇指,当时都有截趾的想法。”李云仙说,市精神卫生服务中心就是我们抓住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们体现了一种社会担当,不仅救治了我姐,更是挽救了我和哥哥两个家庭,让我们感到了温暖和关爱。
 
       回想起三个月前上门了解李云朵的病情时,主治医师路军说:“当时她身体状况极差,阵发性昏迷,情况不容乐观,见此状,我心里也很矛盾,徘徊在接与不接中,但是我领导,一句‘咱不管她,谁来管,她们将怎么办?”给了我和同事们接诊的信心和勇气,是呀, 救治她,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为家庭减负,构建和谐社会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路军介绍,精神分裂症与遗传、环境、患者个性等因素有关。大多患者早期会出现情绪变化、睡眠和食欲改变、乏力,活动动机下降及一些古怪或异常的观念,在其他方面基本保持正常,家属往往不知道其潜藏着病情变化的风险,引不起高度重视,导致了后期治愈难的结果。此时应寻找专业医生尽快干预尽早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此类病容易反复发作,家人和社会各界应该携手共治,使他们早日摆脱痛苦的折磨,回归正常的生活。
 
7月下旬的一天,朝阳从东方升起,万缕红霞四溢。韩城市精神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大楼上“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健康”十一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李云仙放下给姐姐准备的物品,双手捧着特意为医护人员赠送的锦旗,艳阳下,圣洁的白,耀眼的红和温馨笑容构成了一幅难忘的画面。(来源:韩城市精神卫生服务中心   严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