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文化 >

我的戏曲人生:感悟中华文化的瑰宝

2023-09-08 17:39:31

  郁媛媛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表现形式。作为中国人民的文化遗产,戏曲承载了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艺术内涵。

  我依稀记得,在我小得时候各个地方的庙会总免不了要搭台唱戏,通过一出出戏聚拢人气、活跃氛围。庙会的热闹气氛达到顶点时则是在晚饭后,男女老少自带板凳涌向村中最大的空地,聚拢在临时搭建的戏台周边。台上,演员们在铿铿锵锵锣鼓声和乐器的伴奏下,抑扬顿挫的说唱接续响起,如袅袅炊烟飘向远方,引得十里八乡的人们前来观看。台下,村民们或聚精会神看戏,或三五成群侃天说地,欢笑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附近,售卖饮品、水果、棉花糖、冰糖葫芦和各式玩具等商品的摊贩热情洋溢地吆喝着,牵动着孩子们的喜怒哀乐。类似画面,成为了我难忘的童年回忆,至今心生怀念。

  有人看戏看热闹,有人看戏看场面,有人看戏听曲调,有人看戏看情节,还有人看戏却把戏当人生看,这看戏人看人生的应该是境界里最高的一种戏曲观赏了。

  在乡村,看戏不只是看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戏台不仅搭建起了演员们展示才华的舞台,还衍生出了集众多功能为一体的应用场景,为观众带来更多样的体验。

  我怀揣着当戏曲演员的梦想,于2001年年仅14岁的我考上了山东省泰安艺术学校,在老师的建议下我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行当——花旦。我参加排练过《挂画》、《四郎探母》、《拾玉镯》、《天女散花》、《游龙戏凤》等折子戏。我在唱、念、做、打上很下功夫,掌握了动作节奏和常念的节奏于强弱。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校期间不断提高自身的各项基本功。一晃五年过去了,我带着毕业的喜悦于2006年11月被分配到了河北省邢台市河北梆子剧团。

  河北梆子为河北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它是梆子声腔系统的一个重要支脉,结合了山西、陕西梆子的特点,与河北高腔交流、融合而成,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河北梆子的基本唱腔分慢板、二六、流水、尖板等类。它善于表现激愤悲壮的情绪。音乐氛围强烈、丰富,唱腔高亢悲壮,又不失婉转动听。剧本语句多为河北地方口语,通俗易懂,富有浓郁的河北乡土气息,其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行。

  邢台市梆子剧团是解放前就成立的老剧团,很多有名望的老艺人多是从省艺校毕业的高材生,在日常排练中对我言传身教,耐心传授。因为我是学京剧的,所以来到这里需要重新学习。他们从每一个眼神,每一句唱、念、白话,一句一句地给我纠正;每一个动作都给我反复示范,甚至连一个手指都要严格要求。

  记得在我第一次汇报演出中,表演传统戏剧《蝴蝶杯》,我饰演花旦卢凤英。在洞房的一场戏中,为了更好的表现欢天喜地的热烈氛围,我加大了愉快的表演动作和增加了风趣幽默的身段;时而摇晃桌子、时而用草棍捅小生的鼻子孔儿、时而装睡,使舞台的气氛一直很喜庆、活跃,使得台上台下笑声不断,掌声此起彼伏。之后,我相继在古代剧《春草闯堂》饰演春草一角,《包公卖铡》中饰演皇姑、《王宝钏》中饰演王金川等等角色。

  从我进入艺校、正式成为演员,到至今已20多个年头过去了,我深深感悟到戏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艺术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方式,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承者,其价值已经超越艺术本身,地位应与人生并列。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戏曲在某种程度上也面临着挑战。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大众娱乐形式的多样化,一些传统的戏曲剧种逐渐失去了观众的关注。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戏曲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政府和相关机构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青年人学习和参与戏曲表演,并通过现代化的手段使戏曲与时俱进,让它继续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光彩。

  我爱戏曲,爱我饰演的每一个角色,更爱中国文化的瑰宝!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2023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