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有“膏”招 秋冬调养正当时
“霜降到冬至,在到小寒”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冬至乃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之时,冬至到小寒、大寒期间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由于此期天气寒冷至极,被称作“数九寒天”。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顺应自然规律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宜补充和收藏营养精华。秋冬交替人们食欲大增,脾胃运化转旺,此时进补能更好地发挥补药的作用:扶助人体正气、增强机体抗邪防病能力。民间也有“冬令进补,来年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俗语。膏方正当时,那么就请延安市中医医院脾胃肝病科万雪娇主治医师为大家介绍膏方的相关知识。
一、什么是中医膏方?
中药制剂是中药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手段,历史源远流长,中医传统制剂有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主要剂型。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膏剂,又称膏方。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如马膏,主要供外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记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膏,凝而不固,甘美滑腻为膏。言味好皆滑为膏,为物之精粹,以滋养膏润为长。膏方原有外敷与内服两种,现今主要讲的是内服膏方。
有副中医对联:“膏可吃,药可吃,膏药不可吃;脾可医,气可医,脾气不可医。”这里说的可吃的“膏”就是膏方。在我国,目前膏方已是冬令进补较为常见的补品,很多人入冬后都爱服用。那么,什么是膏方,膏方的作用、制备和禁忌有哪些?作为一种传统滋补良药,膏方虽然有着较好的养生保健功效,但大众也要对膏方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合理进补,少走弯路。
二、膏方可以做些什么?
1.补虚扶弱
凡气血不足、五脏亏损、体质虚弱或因外科手术、产后以及大病、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恢复期出现各种虚弱症状的患者,都可以冬令进补膏方,增强体质,改善生活质量。
2.抗衰延年
老年人气血衰退,精力不足,脏腑功能低下者,可以在冬令进补膏滋药,抗衰延年。
中年人由于机体各脏器功能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出现头晕目眩、腰疼腿软、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记忆减退等,进补膏方可以增强体质,防止早衰。
3.纠正亚健康状态
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环境中工作,不少年轻人因精力透支,出现头晕腰酸、疲倦乏力、头发早白等亚健康状态,膏方可以调节阴阳平衡,纠正亚健康状态,使人体恢复到良好状态。
4.防病治病
针对患者不同病症开列的膏方确能防病治病,尤其对于康复期的癌症患者和易反复感冒的免疫力低下患者,在冬令服食扶正膏滋药,不仅能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在体内贮存丰富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来年防复发,增强抵抗力。
三、膏方虽好,谨防乱补错补
1.补膏禁忌
因老年病患者虚证为多,故补膏较为常用,在具体应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防止“闭门留寇”:在外邪未尽的情况下,不要过早应用补膏,以免留邪为患。必要时可在祛邪药中加入补益之品,以达到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目的。与此同时,补益莫与气血为难,应避免一味呆补,不注意气血流通的倾向。
防止“虚不受补”:对于一般慢性虚证病人,只能缓缓调养,不宜骤补。可于补益膏方中,酌加助运之品,以免滋腻碍胃之弊。
防止“损阳耗津”:阳虚有寒忌清补,以免助阴损阳;阴津亏损忌温补,以免助火伤阴。
2.妊娠禁忌
妊娠期间,因某些药物具有滑胎、堕胎的流弊,往往可以造成流产的后果,因而在临证时要留心药物的选用,注意妊娠禁忌。
3.服用禁忌
首先是忌口。服药期间应要求患者忌食某些食物。如服人参膏时忌服萝卜;服首乌膏时,忌猪、羊血及铁剂;服滋补性膏方时,不宜饮茶。
一般服药期间,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及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等。二是合理服用。“一药一性,百病百方”。各种膏方,功用各有千秋,但无论是哪种膏方,只可医治一定的病症,而不能通治百病。
温馨提示:补膏绝不能乱用,用错了,有害无益。对于一些阴阳俱虚、气血不足、数病同发的状况,诊治时必须仔细观察分析,谨慎选方,合理用药,切忌乱补错补。 (来源:延安市中医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