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三院专家团队已进驻延安市中医医院,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诊疗服务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派驻的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运动医学科、肿瘤科、肾内科、普外科、妇科、麻醉科、骨科、耳鼻喉科、眼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儿科等专家教授团队,已进驻延安市中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长期坐诊、带教、开展各类手术,为全市人民提供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 (来源:延安市中医医院 李树刚)
专家简介
郭 莉
北医三院延安分院院长
主任护师 教授
医院管理硕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延安分院院长,中国日间手术联盟副主席,亚洲围手术期护理学会ASIORNA主席,中华护理学会日间手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护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理事,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用洁净装备工程分会常委,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华护理杂志编委,中华医院感染杂志编委,中华现代护理编委,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编委。
姜 宇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副教授
骨科主任
北医三院延安分院副院长
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长期从事脊柱疾病诊疗与研究,主刀或参加完成各类脊柱手术3000余例,擅长: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胸椎管狭窄症、胸腰椎骨折等手术治疗;脊柱微创手术:脊柱手术机器人、脊柱单通道、双通道内镜下腰椎手术治疗等;骨质疏松症。
北京大学医学部教学发展中心临床医学导师。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智能骨科学组委员,中国科协科普中国专家,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秘书,中国医疗促进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科普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脊柱疼痛委员会颈椎工作组成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质疏松病学分会委员。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北医三院优秀党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优秀教师、优秀青年医师。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SCI与核心期刊论文15篇,发表4项实用新型专利,编译中英文教材9本。主持已结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基金4项:目前主持在研课题6项。Sub-PI完成药物I、II期临床试验1项, 参与完成临床药物试验2项,Sub-PI主持临床器械研究1项。
潘维伟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北医三院延安分院院长助理、儿科主任
专业:新生儿及儿童保健,擅长:新生儿及早产儿疾病诊治及危重症抢救,高危儿新生儿及婴儿生长发育随诊,婴儿颅形异常的诊治,普通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2017年获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优秀教师;2020年获得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获得北京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2022年获得延安市优秀医师,延安市卫生健康工作先进工作者。北京医学会围产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早产儿医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营养管理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第三届预防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疾病和保健分会儿科感染性疾病与保健学组委员;中华新生儿杂志通讯编委。参与 “早产儿代谢性骨病发病现状多中心回顾性调查研究”等科研课题。在工作期间发表论文19篇。并参加撰写《新生儿重症监护医学》一书,发明实用新型专利3项。
解 倩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肾病科主任
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专业取得学士学位,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科留校工作。曾于德国明斯特大学(Muenster University)医学院动脉粥样硬化研究所取得医学博士学位。擅长慢性肾脏病及终末期肾病的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评估及预防,并于相关领域发表多篇SCI及北大核心期刊文章,参与多项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973项目等。
张照辉
教授
主任医师
肿瘤科主任
长期从事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对消化道肿瘤(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等),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经验。以及对放射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自2001年调入肿瘤内科开始接受有关放射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相关知识的培训,在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方面有一定的造诣。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参加卫生部行业科研专项项目“辐射危害控制与核辐射卫生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负责制定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放射性心脏损伤诊断标准》。负责修订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放射性白内障诊断标准》。参与制定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和《放射性二重癌诊断标准》。参与并牵头多项我中心肿瘤新药临床试验研究。
余 烁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眼科学术主任
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眼科学博士联合培养项目。工作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历任住院医师及住院总医师。擅长近视等屈光不正的防控及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圆锥角膜的早期诊治以及葡萄膜炎的诊治。研究方向为眼部免疫炎症性疾病的机制,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发表SCI收录论文多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一项。
杜 晨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耳鼻咽喉科学术主任
201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八年制专业。擅长嗓音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嗓音障碍的行为学治疗以及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诊治。从医至今,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发表论文多篇,申请并获批院级新技术《喉记波扫描在嗓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弧形可视喉镜下圈套器下咽肿物切除术》。其中《弧形可视喉镜下圈套器下咽肿物切除术》获2020年度院医疗创新奖三等奖,获选进入2021年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青年学术骨干名单。
徐楚潇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泌尿外科学术主任
北京大学医学部外科学博士,长期开展肾细胞癌、肾盂癌/输尿管癌、膀胱癌、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复杂性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精索静脉曲张的诊治工作。擅长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激光剜除术、精索静脉曲张的显微及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肾上腺肿物切除术、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腹腔镜肾盂癌/输尿管癌根治术、泌尿系结石(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内镜激光碎石取石术、良性前列腺增生内镜手术治疗、泌尿系肿瘤的综合治疗。主要研究方向为泌尿系肿瘤的微创治疗,肾细胞癌的综合治疗,双侧肾癌的肿瘤起源及综合治疗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Urology》、《Clinical Genitourinary Cancer》、《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等国内外期刊上,截止目前累积发表SCI论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参与编译国内外专著3部。多次受邀在全国学术会议发言交流。
刘 阳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运动医学科学术主任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运动医学科膝关节专业组医生。擅长膝关节运动损伤、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篇,专业奖励:组织细胞微创移植和微创关节置换在治疗膝关节难治损伤中应用推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赵海燕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脑病科学术主任
2008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同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工作至今,长期从事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擅长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痴呆、头晕、头痛、睡眠障碍等神经内科疾病诊治。多次获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优秀职工及优秀党员,以第一作者及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多个国际知名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著多篇。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神经康复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会认知障碍分会委员;北京市神经内科学会认知障碍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北京神经学会神经介入专业会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理事;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阿尔茨海默病生物标志物学组委员。
刘慧丽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麻醉手术科学术主任
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擅长各种危重症患者、高龄、小儿、和危重孕产妇的麻醉管理,完成各类特殊手术如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小切口冠脉搭桥手术、嗜铬细胞瘤切除术、肾癌合并腔静脉癌栓手术、骨科脊柱矫形手术、胎盘植入手术等的麻醉配合。主要研究方向为围术期多模式镇痛和术后慢性疼痛管理,并于相关领域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著10余篇,参编及参译著作多部。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小儿麻醉学组委员。
李 琳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内分泌科学术主任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取得内分泌代谢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内分泌科从事临床工作,同时参加教学、科研及药物观察工作。擅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常见病及多发疾病的临床诊治,多次参加科室疑难危重病例临床救治。参与编写《自如应对糖尿病全书》,连续两年获得北医三院优秀教师称号。
邵 珲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妇科·生殖医学科学术主任
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擅长妇科恶性肿瘤的微创手术、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擅长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的手术、药物治疗及长期管理。目前担任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幼微创专业委员会腹腔镜学组青年委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关村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宫颈病变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李明程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普外科学术主任
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外科学专业。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盆底外科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痔病学组秘书。擅长混合痔、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等肛门直肠良性疾病的诊治。藏毛囊肿、肛周肿物、直肠肿物、直肠脱垂的手术治疗。肛门狭窄、肛门畸形的术后并发症的诊治。能够熟练开展PPH术,LIFT-plug术、直肠肿物经肛门切除术、肛瘘镜手术等手术。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多篇,拥有设计专利1项,完成多项药物及器械临床试验,参与《直肠脱垂外科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的编写。开展多项科研工作,如:七叶皂苷钠片治疗痔手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研究;一项旨在评估急性期痔病保守治疗有效性的前瞻性、观察性(非干预性)国际研究;医用软体机器人关键科学问题研究;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用于治疗肛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试验。
陈素华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脑外科学术主任
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外科智能医疗开发与应用学组委员;北京医师协会神经损伤与修复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从事脑肿瘤、脑血管病的精准治疗,尤其在弥散张量成像、虚拟现实技术的新技术在神经外科精准手术应用开展大量工作,将虚拟现实技术引用于脑血管病、颅底肿瘤、功能区肿瘤以及颅颈交界区、颅眶交界区等复杂部位肿瘤精准手术,提高了手术成功率,研究成果多次在国内大型会议交流,获2019年北京医学会神经外科年会“最佳学术报告奖”。在《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IF:10.002)、《中华神经外科杂志》等发表文章10余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脑计划”专项、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建设、北京大学临床科学家计划等课题11项,主持课题1项,编写专著《DTI神经纤维束结构与功能(英文版)》(副主编)、《脑干DTI神经纤维束图谱》(副主编)、《模拟神经外科学》(副主译),研究成果《脑肿瘤细胞微循环体系“三室模型”创新理论与技术的精准诊疗应用》获2021年北京医学科技奖二等奖。
索宝军
医学博士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脾胃病科)学术主任
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精准医疗与细胞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门静脉高压内镜诊疗学组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名医识药项目专家库成员、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全民健康素养促进分会青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是小肠疾病诊治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治。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文章及 SCI 10余篇。主持北京吴祖泽科技发展基金会科研公益研究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参加编写和翻译《奈特胃肠病学》、《哈里森内科学》。积极参与健康科普工作,获得2021年北京医师协会健康科普大赛一等奖、2019《健康报》首批青年医生全明星成长计划入选者、2018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我讲消化与健康》全国科普比赛一等奖、2016年《健康报》中国健康科普创新大赛一等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