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眼中的于平华医生:医者仁心,专业与温情并存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医疗领域,医师们以其专业的知识和无私的奉献,成为患者心中的守护神。作为一名护士,我有幸与他们并肩作战,见证了无数个奇迹的诞生。今天,我想以一名护士的视角,分享我眼中的于平华大夫。
专业与精进的化身
在我眼中,于大夫是专业与精进的化身。她拥有深厚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精准的判断。面对每一位患者,她总是能够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细致入微地观察他们的行为举止,从而准确地把握病情,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记得有一次,诊室来了一位年轻的女性患者,她长期遭受精神分裂症困扰。她的病情在其他医院多次治疗却反复发作,药物控制效果不佳,甚至出现了药物耐受性。每当症状稍有缓解,不久后又会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家人带着她辗转多家医院,但每次都只能暂时缓解,无法根治。
听朋友介绍来到北京军颐中医医院,于大夫在详细了解了她的病史和病情后,认为她的病情之所以总是反复发作,在于过往治疗只注重症状的改善,未能从根本入手调节身心。
在于大夫看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要精准施治,坚持“一人一方"的个性化治疗原则,为此于大夫为患者安排了详细的检查和心理评估,经过一系列缜密的分析与讨论,决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治疗过程,将中医的辨证施治与西医的精准治疗相结合,减轻长期服用西药、副作用大、易复发等弊端,同时深入探索并调节患者的身心状态,实现全面的康复。
除了药物治疗外,于大夫还非常注重心理行为疗法的应用。在治疗过程中,她会运用认知重构、行为疗法等心理技术,帮助患者调整对事物的看法及应对方式,改善人际关系,减轻社交恐惧等问题。这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使得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得到了全面的康复,出院至今再也没有复发。
同时,她也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与同行分享经验,共同探讨精神疾病的防治策略,保持对医学前沿的敏锐洞察,确保自己始终站在精神医疗领域的最前沿。
温暖与关怀的传递者
除了专业的医疗技能外,于大夫更是一位充满温暖与关怀的医者。她深知精神疾病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偏见,因此她总是以极大的耐心和同理心去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在她的诊室里,你经常可以看到她与患者亲切交谈的场景,那份真诚与温暖总能给患者带去希望。
王先生是一位患有焦虑症的中年人,他因为工作压力和家庭矛盾而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之中。在其他医院接受治疗时,他常常感到被忽视和冷漠,这让他的病情更加严重。然而,在于大夫的诊室里,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关怀。
每次就诊时,于大夫都会耐心地倾听王先生的诉说,无论他的话题多么琐碎或重复,于大夫都会给予认真的回应和关注。她还会主动询问王先生的生活状态和情绪变化,给予他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在治疗过程中,于大夫不仅关注王先生的病情控制情况,还关心他的心理需求和情感支持。他鼓励王先生参与社交活动、培养兴趣爱好以转移注意力并缓解焦虑情绪。
此外,于大夫还常常利用业余时间对王先生电话随访,了解他的康复进展和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支持。这种超越医疗范畴的关怀让王先生深受感动和感激。他说:“是于大夫让我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和真情。”
在于大夫的关怀下患者逐渐打开了心扉,焦虑症状明显缓解,社交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这个变化也让他的家人感到无比欣慰和感激。
这些日常工作中看似平常的点滴,无不深刻彰显了于大夫卓越的专业素养与对待病人的非凡耐心。在我看来,于大夫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真谛,让患者感受到了被理解和被接纳的力量。在她的关怀下,患者不仅得到了身体上的治疗,更得到了心灵上的慰藉和治愈。(来源:北国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