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人物 >

张延丞专访:从中医文化到心理疗愈的深入探索与实践

2024-10-08 12:32:33

  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世卫组织权威报道,全球超30%的人口受心理问题困扰,全球每五个青少年中就有一人遭遇心理健康问题,每年有大约5%的成年人患有抑郁症或有抑郁倾向。我国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不容乐观,目前大约有1.7亿心理疾病患者,占总人口的12%,这意味着每10个人中,至少有1人存在心理疾病。相应的,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市场需求也在快速增长,近10年来,全国存续心理咨询机构累计超过10万家,且每年平均增速在40%以上。

  在这一激烈竞争背景下,观知心理咨询公司凭借专业的服务和创新的管理,屡获殊荣,甚至签约为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栏目常驻心理咨询专家,这一切成就的背后都离不开企业的掌舵人-张延丞。他不仅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学专业博士,在中医文化学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更在心理学尤其是抑郁症的疗愈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和实践。现在,记者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张延丞的世界,了解他从中医文化到心理疗愈的探索与实践。

  全国首批中医文化学博士,著书立说专业成就斐然

  作为国内首批中医文化学专业博士,张延丞在不超过20人的精英群体中脱颖而出。他深耕中医文化学的理论体系,研究中医药学的社会文化、思想本质及发展规律。这一交叉学科的学习,为他的心理学实践提供了新颖的视角和思考方式,也为他后来创立观知心理学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读期间,张延丞积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研究”,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的深层价值;同时,他还投身于“先秦两汉简帛医方研究”这一国别史重点研究,探寻并解读古代医书中的珍贵智慧。此外,张延丞还参与编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中华医藏·医经类”工作,在这一项目中,他积极梳理医经典籍,助力中医药知识的更好传承与广泛普及。张延丞主编撰写的《黄帝内经养神理论与防治抑郁应用研究》也于今年出版,更是深入剖析了《黄帝内经》中的养神理论,为行业内中医药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专访中,张延丞分享道:“我对中医文化学的兴趣,最初源于对国学传统文化的热爱。随着学习的深入,我逐渐意识到中医药学不仅包含丰富的医学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认为中医文化与当代心理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医强调身心一体,注重从整体角度看待人的健康,这与现代心理学的理念高度契合。

  更值得一提的是,张延丞积极发表了13篇专业学术论文,其中8篇被刊登在核心期刊上,其研究广泛涉及中医文化的多个层面,运用哲学、文化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多种方法,深入探讨了中医学内在的生命观、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思维方式。这些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中医文化学的理论体系,同时也为其后续创立观知心理学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创新融合中医文化与心理学,创建观知体系,抑郁症疗愈展现奇效

  在传统的抑郁症治疗方法中,药物治疗心理和器械治疗是主要的手段。然而,这些方法往往存在副作用大、依赖性强、治标不治本等问题。张延丞创新性地提出了一套融合了东方智慧与现代心理学的观知心理体系,在抑郁症疗愈上取得非常好的临床实践效果。

  张延丞创建的观知心理体系是以西方心理学为底色,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精华构建出来的一个内容严谨、功能强大、实用实效的心理学理论与操作体系。包括心理问题八大来源理论,并在临床呈现上摒弃了传统负面标签,赋予抑郁、焦虑、强迫等状态新意义。张延丞创新性地提出了‘以观引知’、‘以观达知’、‘以观生知’三大解决步骤,结合解梦、图画分析、催眠、道家禅修等创新方法,旨在唤醒个体的自我觉知,促进心灵治愈与觉悟,强调三性合一的和谐状态,这些方法在实践中展现出了显著疗效。

  其中,张延丞独创的5+7+4“抑郁症自我调节”操作体系尤其对抑郁症疗愈有奇效。即基于中医文化学的理念,以人性的角度出发,将中国传统中医哲学与心理学相结合,帮助患者找到自我调节的方法。“5”即五类人格要格外观照自己,提醒特定性格类型的人群要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七”即七字密码,则是一种心理调节的口诀,通过放下焦虑、接纳情绪、保持内心和缓等方式,帮助患者掌控自己的情绪;“4”即四步法,是将负性状态转为正性状态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感受内心的碎片、找到照亮心灵的光、和心灵开关在一起以及按动心灵开关等。总结起来,5+7+4的观知心理体系可以比喻为“心”,“手,“脸”。心-是观知体系的核心价值即5大人格特征,脸-是观知体系的外化表现即7大核心情感词汇,手-是观知体系的行为方法即4步调节法。

  这套抑郁症疗愈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医文化的智慧。“中医的‘治未病’理念,强调的是预防和调养,”张延丞解释道,“这与心理健康的预防性干预非常相似。通过调节情绪、改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张延丞也借鉴了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他强调,每个人的心理状况都是独特的,因此治疗方法也需要因人而异。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与中医的辨证施治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此外,张延丞还从中医文化中汲取了丰富的心理调适方法。比如,他提倡通过冥想、呼吸练习等方式来平静情绪,这些方法都源于中医的养生之道。

  张延丞强调:“抑郁症患者往往陷入了一种负面的思维循环中,他们需要一种力量来打破这种循环。我的这套理论体系就是希望给他们提供这样一种力量,帮助他们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和意义。”除了针对患者的疗愈方法,张延丞还提出了针对患者家人的陪伴加理解、四大包围感、三步解围术等理论。他解释说:“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通过这套理论,我希望能够帮助家人更好地陪伴患者,共同对抗病症。”许多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表示,他们的心理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生活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张延丞还关注到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在2024年全国两会中,他及其导师团队提出的《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建议被作为两会提案提交给了全国人大(政协)会议。

  首创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研究模型,呵护企业员工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企业员工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企业咨询往往只关注战略、品牌、经营等方面,忽视了员工的心理健康需求。面对这一问题,张延丞创新研发了一套针对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研究模型,让观知心理体系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和员工。

  张延丞结合近五年为企业提供EAP服务得到的经验,在综合分析全国行业近百万职工样本量的基础上,自主研发观知心理职业人群心理健康研究模型。该模型结合工作倦怠经典理论因果模型“工作要求-工作资源”(JD-R模型)与创新心理资本(PsyCap)理论进行深度挖掘,分析职工个人心理状态、个人心理资源、对组织态度的状态,以及影响职工心理状态和组织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型样例如下图所示:

  通过这套模型,张延丞帮助企业更加全面地了解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疏导和提前干预引导。

  张延丞介绍道:“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团队的凝聚力和企业的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希望通过这套模型帮助企业建立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幸福感。”

  张延丞积极与多家大型企业开展合作,将这套模型应用于实践中。他带领观知团队已与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矿、中国葛洲坝集团等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并提供心理健康讲座70余场、团体心理辅导120余场,成功培养出360余名企业心理健康骨干,同时进行了11次心理危机干预,深受企业员工的欢迎和好评。

  张延丞创新构建的观知心理体系巧妙地将医学、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学相融合,为抑郁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同时,他在企业心理健康服务领域的领先实践,使其成为了心理学和中医文化学交叉领域的一位杰出代表,为此也吸引了全国众多中医学、心理学同行的参观和学习。至今,张延丞带领观知团队已在全国举办100余轮次的观知心理体系学习训练班及专业技术工作坊,培养了万余名学员,推动了观知心理体系在中国的普及。

  面对未来,张延丞充满了期待。他希望能继续深化中医文化与心理学的交融研究,探索更多有效的心理健康干预方法。“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他说,“我希望能通过我的研究和实践,为全球心理健康事业尤其是抑郁症的疗愈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每一个人都值得被关爱,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都值得被重视。张延丞对于观知心理的研究和实践,不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和处理心理健康问题,更展示了一种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研究范例。记者期待,未来能有更多专家,共同为建设和谐健康社会出一份力。((文/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