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人物 >

李旻博士深耕脑静脉领域:脑静脉疾病研究新发现

2024-10-24 14:48:18

  2024年9月7日,由中国卒中学会主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共同承办的“中国卒中学会脑静脉病变分会第八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卒中学会脑静脉病变分会第二届委员会/第二届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于沈阳闭幕,会议聚焦脑静脉病变和高颅压诊疗研究,吸引了全国18个省市的专家分享最新研究进展和疑难病例,共探讨了20余个相关课题。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主治医师、中国卒中学会高级会员李旻博士接受了本报专访,他长期致力于脑静脉病变的研究治疗,并向我们分享了在脑静脉疾病领域的研究突破与未来展望。

  李旻博士具备扎实的临床基础和科研能力,以第一作者已发表 17 篇 SCI 论文,累计影响因子56.3;参与编写由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编写、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中国神经系统疾病报告2022》 年度报告。此外还作为专家审稿人,接受《Journal of Clinical Hypertension》、《Frontiers in Neurology》、《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Brain Circulation》、《Animal Models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Acupuncture and Herbal Medicine》、《医学综述》、《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和《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等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的评审邀请,体现其在神经学、脑静脉疾病研究方向的专业性;参加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向个体化脑图谱的自编码理论和方法”在内的4项国家级课题以及多项省部级课题、局级、院级课题,在脑静脉疾病领域不断深入创新与研究。

  他向记者表示,“目前对于脑静脉病变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多延用急性脑梗死的评估方法,但脑静脉病变具有独特性,这些评估方法不能很好的适用于脑静脉病变的评估”。根据静脉窦血栓的临床特点,李旻博士及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适合中国人群的脑静脉血栓严重程度量表和脑静脉血栓临床预后评分以综合反映静脉窦血栓患者症状严重程度和评估静脉窦血栓患者预后。

  “相较于广为人知的脑动脉疾病(如脑卒中),脑静脉疾病(如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脑静脉狭窄等)在公众甚至部分医疗专业人员中的认知度仍显不足,这导致了很多病例早期临床诊断的延误和治疗的局限性”。因此,李旻博士深入了解和探究脑静脉疾病的发病机制与干预治疗手段,在其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课题中对静脉窦血栓这一特殊类型的脑卒中进行深入研究,有望揭示静脉窦血栓溶解的调控机制。以此研究为基础,能够为静脉窦血栓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靶点。促进免疫学与脑静脉领域的交叉融合,引入免疫学的研究方法和思路,为静脉窦血栓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为静脉窦血栓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有助于拓宽研究视野,发现更多潜在的治疗途径。目前,促进静脉窦血栓溶解的免疫疗法正在研究和验证过程中,有望不久进入临床实验。

  李旻博士还曾获批四项专利,其中参与研发的“取栓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取栓装置”技术内容被其他研究人员广泛关注和借鉴,专利引用量达到5次。又针对目前市场上取栓装置的主要局限——难以有效处理直径小于2mm的小血管内的血栓栓塞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创新,研发了“取栓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取栓装置”专利,此发明实现了在支架本体的直径小于2mm的结构下,将支架本体的抓取能力做到最优,同时降低了对血管壁的伤害,且在手术中可极大程度减小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此外,还参与研制了“一种血栓收集器”等专门用于静脉窦血栓的取栓器械,此项专利的大动物实验和单中心临床实验已通过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验收,证明了其技术的成熟度和可行性,目前正在进行多中心临床推广和验证。李旻博士告诉记者,这些手术器械的发明进一步丰富了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技术手段,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型高效的技术装置和创新产品,也为广大医生和卒中患者提供更好的完整解决方案。

  在专访的结尾部分,针对脑静脉疾病领域的公共卫生发展意义和未来展望,李旻博士向记者表达了深刻的见解和期望。他强调:“在脑静脉疾病这一相对被忽视的领域中,要加强跨学科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研究成果,交流治疗经验和技术资源,推动脑静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我们希望通过前沿科技的不断创新,治疗方法与手段的不断进步,帮助更多病患、更多家庭,减少病患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为人类生命健康安全贡献力量”。(李 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