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民生 >

陕西汉中市南郑区“火种计划”优秀成果——高台镇

2024-12-02 09:46:12

     汉中市高台镇火种小组共有成员6名,平均31.2岁,分别从事基层党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业务。自“火种计划”实施以来,镇党委高度重视、抓早动快,严格落实“六有标准”,制定完善“三个三”学习计划,确保工作高质量开展。

       学习研究情况

  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多次聚焦“三农”问题,明确指出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现代设施农业。高台镇“火种小组”紧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这一主题,将战斗蔬菜基地作为观察点开展调研,并针对全镇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市场背景、未来规划等提出了较为完善的发展路径,为全镇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参考、打开了思路。   

       战斗蔬菜基地始建于2021年,由汉中聚祥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实际运营。截至2023年底,累计投资1100余万元,先后流转土地350余亩,建成3000平方米蔬菜智能温控大棚及75个设施农业大棚,重点发展大棚及露地蔬菜种植,带动周边农户300余户,年产量1600吨、年销售额370余万元,初步形成了以蔬菜生产种植、运输、销售等产供销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基地仍存在以下问题亟需破解。一是单产提升困难,生产技术仍需优化。二是缺乏精深加工,品牌意识不强。三是持续投入大、回报周期长。针对这些问题,火种小组多次赴过街楼蔬菜批发市场、康海农副产品加工配送有限公司、聚祥农业有限公司等地开展实地调研,通过比对数据分析、对标先进找差,更加认识到发展本地全链蔬菜产业,是调控规模效益、扩大集聚效益的必然之举,更是农业现代化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
       学研成果转化情况

图片

       “火种小组”积极学习山东省寿光市“寿光经验”,总结提炼出建设生产、加工、销售、物流全链条现代蔬菜产业基地等8点发展规划,为全镇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思路。同时,针对基地存在问题,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有效利用智能温控大棚发展无土栽培,摆脱土壤和土地条件制约,提升农产品产量和温室空间的利用率。二是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和统筹协调力度,加快设施农用地备案、积极开展亲商助企、适度化扩大种植规模。三是积极向二产延伸,探索开发蔬菜深加工项目,对运输难度大、不宜保存的蔬菜进行深加工处理,如制成蔬菜干、酱料、果脯、罐头、蔬菜汁等产品,延长保质期,提升产品附加值。四是积极打造品牌,以战斗蔬菜基地为重心,集聚南郑农产品品牌,形成类似“山东芹菜”“涪陵榨菜”等区域公用品牌。五是加快“四化”进程,即农场工业化、产业链条化、管理企业化、个体老板董事化。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火种小组”通过多方协调,向上争取财政衔接资金138万元,拟新建保鲜库350平方米,平整分拣配送中心场地300平方米(目前通过招标,正在积极推进),完善基地电力、沟渠、护栏等基础配套设施。同时,在小组的建议和推动下,帮助聚祥农业负责人赴寿光市中荷无土栽培研究所,学习无土栽培种植技术,拟于战斗蔬菜基地智能温控大棚内新建9排、占地1亩的无土栽培设施进行试验,预计于年底前完成投产使用。据计算,试验阶段无土栽培设施共设有种植杯2800个,相较于传统种植可提高40%土地利用率。以种植普通西红柿为例,使用无土栽培技术,可将西红柿生长周期由4-5个月缩短至3个月,一季可产出西红柿22400斤,以1.5元/斤的市场价,一季可卖出33600元,然而包含营养液、育苗、人工等成本每季仅花费9000元左右。若反季节生产西红柿、或选用高端品种,收益会更高。(来源:汉中高台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