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高,妙手回春;医术精,济世悬壶 ——记樊氏中医国医馆院长樊晋华
知道樊晋华院长的名字,是缘于我的一位好友,也是樊院长曾经治疗过的一位患者的强力推荐。这位朋友平日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达150/90mmHg,但自己从不当回事,自我感觉身强体健,每天喜欢小酌2两,怡养性情,用他的话说“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有一天与一群老友小聚畅饮后返家途中,突发脑中风,命虽救过来,落下了半身不遂、语言不清的后遗症,经朋友介绍,找樊晋华院长治疗,樊院长擅长针灸,他采用自创的三通疗法对病人施治,数针扎下去,几分钟后,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患者紧握的左手指竟然奇迹般伸开了......患者激动感叹,惊呼神奇!后经樊院长近2月的中医针灸和中药等系统三通疗法治疗,已完全康复,如果说和治疗前有什么不同,那就是酒瘾彻底没了。
每遇见朋友,他就再三告诉我:你是做健康行业的媒体记者,一定要去采访樊晋华院长,让更多的人知道樊大夫,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拨通了樊晋华院长的电话......
按照约好定的时间,按时来到位于西安市雁塔区电子正街凯悦华庭3号楼底商二楼的樊氏中医颈腰膝疼痛国医馆,刚进入,就被“为人类解除疼痛”的牌匾所震撼,淡淡的中药清香味,古色古香的国医馆,浓浓的中国风,给人以宁静、舒适和放松的感觉。
樊晋华院长本人,更是器宇轩昂,容光焕发,脸色红润,气质非凡。通过交谈,记者了解到樊晋华院长毕业于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20余年,中医绿色天然疗法倡导者和实践者,中国针灸针法研究之父郑魁山教授、儿科专家张世卿教授、脾胃外感专家李金田教授等国内著名中医大家学生,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导何天有教授亲传弟子,并继承众多民间中医高人百余年祖传绝学精华,自研创新,对疼痛(颈椎、肩周、腰椎、膝关节、头痛、带状疱疹后遗症)、失眠、中风后遗症、高血压、低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慢病,理论见解独到,治疗效果快速,甚至立竿见影,消渴症治疗已被列入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曾受邀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8国大学代表团西安考察提供健康保障,多次为毛主席老师谢觉哉秘书吉世霖老革命家、世界残障人康复联合会朱英华主席、国际美联艺术家薛瑛主席、中国篆刻家协会副主席马继忠教授、陕西节庆文化促进会阎建斌会长、国家一级演员、原易俗社冀福记冀福记社长、三国演义关羽扮演者、著名艺术家陆树铭老师等社会名流诊治疾病!
甘肃中医药大学毕业后,樊晋华院长被分配进了一家体制内国有大医院工作,安安稳稳的做好本职工作,不但衣食无愁,还可能步入仕途。樊晋华院长的同学,现在已经有省级研究院的负责人、地市级领导,也有更多三甲医院的科室负责人、专家、院领导。可是,樊晋华院长发现,在当今西医为主流的形势下,中医普遍没有被重视,这么耗下去,大学所学也就荒废了。思考再三,樊院长选择离开,自己开起了中医馆。
创业之路肯定是艰辛的,其间的辛酸苦辣一定很多,但樊院长却没有提及,他谈的更多的,是对中国传统而古老的中医中药文化的见解,分析中医西医不同的特点和各自优势,对国人慢性病爆发式增长和“一人得病、全家受罪”的担忧,以及中医对很多慢性病治疗“立竿见影”的独特优势,和众多被治愈的重大疾病患者背后一个个家庭的拯救。谈起这些,记者被樊晋华院长发自内心的开心、兴奋和自豪深深感染。
樊晋华院长潜心研究中医文化20余年,独创三通疗法,在“疼痛、三高、失眠、中风后遗症、肿瘤等慢病方面颇有建树,在樊氏中医颈腰膝疼痛国医馆,樊晋华院长用高超的中医技术治愈了数以万计的群众,其中不乏国际友人,他为人谦逊低调,行医出手如雷,是传统中医的传承人,却又锐意突破,勇求变革,守正创新。
我的采访,中间因为不时有预约的患者前来就诊而中断数次,初次采访结束,准备离开时,又巧遇一位年约60岁的曹女士来到樊氏中医国医馆,将一面写有“药到病除,再世华佗”的牌匾送到樊晋华院长手中,患者曹女士对樊院长的精心治疗再三表示诚恳感谢,不停地夸赞樊晋华院长服务好、医术佳。
事后记者了解到曹女士2023年12月8日,出现发烧、呕吐、全身酸疼、无力,在县医院住院治疗5天,病情未减轻,最高39.6度,5天未进食,喝水就吐,接近半昏迷状态,开始胡思乱想,以为得了什么绝症,活不成了,情绪焦虑。家属万般无奈,电话联系樊晋华院长,樊院长详细了解病情后,为曹阿姨迅速开出药方,短短3天时间,身体完全恢复正常!
今日,患者专程从渭南来西安,赠送牌匾一副,献上自己的这份心意,感谢樊院长医术高明、药到病除,中医效果神速。正好被记者遇见了。
不期而遇的赠匾,比千言万语更能证明樊晋华院长医德和医术。一个牌匾,包含着一段故事,凝聚着一份真情,对于每位医生来说,牌匾既是荣誉,更是责任。
樊院长表示,作为医务工作者,最欣慰的事,莫过于看到患者康复、回归社会,一面锦旗,传递着患者最真实的感情,这不仅是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支持,更是对樊氏中医的信任和肯定。
从医多年,经樊晋华治愈的患者遍及世界各地,上至老叟,下至幼儿,甚至不少国际友人患者也慕名而来。中医文化正在连接现代生活,走入寻常百姓家。人们在研习和使用中医非遗产品中感悟传统中医文化魅力、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一篇短小的专访,根本不足以全方位各方面展示樊院长的事迹,也无法让读者们更多了解樊晋华院长和樊院长的“三通疗法”。这篇专访只是一个开始,今后,本报还会陆续推出多篇专访,介绍樊晋华院长,方便的时候,本报还会邀请樊院长亲自为您解答疑难病和健康问题,敬请期待!(李 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