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桑梓 反哺故里
中医世家三代人的爱心接力
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裴正学教授出生在武山县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中医世家。裴正学教授与爷爷裴绍俭先生、父亲裴慎先生都是闻名于世的名医大家,并在诗文书画、教育、公益等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三代中医人坚守“济世为民”的家族传统 ,以仁爱之心传递着人间大爱。
第一代名医
裴正学教授祖父裴绍俭先生, (1881-1919)。1903年,在巩昌府考中秀才,以甲等第一名位列榜首。后为武山名医,救死扶伤的同时在蓼川兴办夜分学堂,致力于家乡教育。
第二代名医
裴正学教授之父,裴慎先生,(1917-1989),字慎之,著名医学家、文学家、书画家。陇上十大已故名医之一。捐资献田建成蓼川完全小学,目前已发展为现在的慎公中学。
第三代名医
裴正学教授,生于1938年,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他心怀故土,多次对武山进行爱心捐赠。在武山县中医院设立裴正学中西医传承馆,培养医疗人才,护佑家乡父老健康。目前87岁仍然坚守在医教研一线。
近日,裴正学中医药研究院、武山县中医医院裴正学中西医结合传承馆、裴正学教授家人、裴氏弟子、研究院职工代表等七十余人前往裴正学教授的故乡武山县,通过爱心捐赠、实地探访等方式体验裴正学教授的家族文化,感悟文脉传承的力量。
参观裴正学中西医结合传承馆
爱心捐赠,传递人间大爱
慎公中学是由裴正学教授之父裴慎先生于1939年捐资捐田创办的蓼川完全小学发展而来的一所高级中学。受裴正学教授委托,裴正学教授家人与裴正学中医药研究院为慎公中学捐赠办学物资。
在捐赠仪式上,慎公中学校长李瑞军代表全校师生表示感谢。他说:爱心捐赠是雪中送炭的关怀,更是润物无声的激励,不仅为学校改善了办学条件,更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善与爱的种子。这一善举诠释了中医世家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
慎公精神 家国永念
在慎公中学校市县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慎公纪念堂,大家深切缅怀裴慎先生。裴慎先生不仅是医学大家,他在文史、书法、绘画、诗词等方面均造诣不凡,是陇上著名诗人、画家。他画的墨竹风格神似板桥,因而有着“陇上板桥”的美誉。先生人品纯粹、格调高雅,被人们尊称为慎公。
慎公墓园祭扫
“我活岂因一我活,人忙当为众人忙”,这是裴慎先生《病中应诊示妻》一诗中的诗句,折射出的是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奉献精神和人格魅力。裴慎先生虽一生历尽坎坷,但始终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他以大爱无疆的情怀和崇高的道德品质,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丰碑。
裴慎先生墓志铭
野草闲花医士墓,
清风明月诗人魂。
三代名医,百年传承。
秉承大医精诚的医家风范,
坚守救死扶伤的仁者家风,
传递人间大爱的赤子情怀。
吾辈之楷模,当学之典范!
(来源:裴正学中医药研究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