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阳市罗江区中医医院打造“本草疗愈空间”中药盆栽焕新就医体验
为深化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德阳市罗江区中医医院近日引入金银花、栀子花、何首乌等13种200余盆药用植物,打造集环境美化、文化传播、疗愈功能于一体的“本草疗愈空间”,覆盖综合服务台、诊断室、住院部等20余个区域,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患者就医全过程。
百株本草入杏林,医院依据“药用价值+观赏性+场景适配”原则精选盆栽,你看——
诊疗区:金银花、栀子花、石菖蒲等清热解毒类植物置于诊室,与中医“治未病”理念呼应;
住院部:何首乌、天门冬、麦冬等滋阴补益类植物点缀长廊,营造安宁疗愈氛围;
服务窗口:迷迭香、留兰香等芳香植物舒缓患者情绪,枸杞、月季等花果类盆栽增添生机。
后期药剂科将同步设计“本草智慧铭牌”,标注植物药用功效及经典古籍原文,如《本草纲目》对芍药“通顺血脉”的记载。制作植物药材二维码可扫码听故事,患者扫描盆栽二维码,可收听“牡丹入药史”“枸杞养生智慧”等音频故事;
今天我们来解读一下本草里的疗愈密码,医院结合科室特色定制植物布局:
骨伤科:芍药、牡丹与“活血化瘀”诊疗理念形成场景化关联;
儿科:迷迭香香气辅助缓解患儿焦虑,留兰香叶片用于制作安抚香囊;
中医经典病房:牡丹与芍药组合盆栽,直观展示《金匮要略》经典药对配伍。
患者可参与盆栽修剪、养护等活动,住院患者还可为中药盆栽创作成长观察日记,医患共育传薪火。为保证可持续管理,盆栽由科室认领,专人养护,药剂科副主任中药师进行专业培训。
据医院负责人介绍,医院未来将拓展“本草疗愈工坊”功能,开发中药香囊DIY、压花书签制作等体验项目,让中医药文化在“可观、可触、可闻”中深入人心。(来源:罗江区中医医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