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人物 >

对话王大伟:麻醉医生的临床与研究

2025-07-31 15:54:57 赵佳维

  在北京嘉禾妇儿医院一间安静的办公室,我们见到了医疗副院长兼麻醉科主任王大伟。他刚刚结束一台剖宫产手术的麻醉监护,神色略显疲惫,但眼神依旧沉稳专注。从事临床麻醉工作二十余年,尤其深耕妇产科领域,这位麻醉专家的话语间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对专业的敬畏与日复一日的思考。

  “很多人觉得麻醉就是打一针让人睡过去,再醒过来就结束了。”王大伟平静地说,“其实远不是这样。麻醉医生的核心任务,是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精准调控患者的生命状态,确保安全、无痛,并且能舒适地‘回来’。这就像走钢丝,每一步都需要绝对的专注和平衡。”这种对“精准”的极致追求,贯穿了他22年的职业生涯,尤其在守护孕产妇和新生儿安全的关键时刻。

  麻醉医生手中握着无形的“生命开关”,既要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更要守护患者的安全底线。正是由于对安全近乎偏执的重视,促使王大伟不仅在临床操作上精益求精,更在管理层面不断夯实基础。他系统总结实践经验,撰写了《麻醉药品的使用管理方法及注意要点》,为科室乃至同行提供了清晰、实用的操作规范。“规范是安全的基石,”他强调,“再高精尖的技术,也必须建立在严格、规范的流程之上。”王大伟如是说。

  作为科主任和医疗副院长,王大伟的视野不仅限于手术室内的一台台麻醉。他深知,构建系统性的安全屏障和培育严谨的安全文化,才是长久之计。为此,他推动优化全院围术期管理流程,从细致的术前评估到周全的术后复苏,每一个环节都力求滴水不漏。“安全文化是根植于每个人内心的自觉,”他说,“这需要持续的引导和全员的认同。”

  临床经验的深厚积累,并未让王大伟停下探索的脚步。面对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他敏锐地将目光投向了人工智能与精准麻醉的交汇点。他主导研究的“基于脉冲神经网络模型的麻醉给药控制方法”,正是试图将复杂的智能算法引入传统的麻醉实践。“传统的给药模式有时像开手动挡,需要医生不断观察调整。”他尝试用更形象的比喻解释,“我们研究的模型,希望能像智能导航系统,根据患者实时的生理信号变化,更动态、更个体化地调节药物输注,让麻醉深度控制更平稳、更精准。”这项研究,体现了他作为临床专家对技术前沿的拥抱和推动学科进步的使命感。

  二十二年坚守在无影灯下那片寂静的战场,王大伟习惯了默默守护,习惯了在细微处发力。监护仪屏幕上跳动的波形,是他眼中最动人的生命之歌。而这份平实而坚韧的力量,正是无数个如王大伟一样的麻醉医生,为患者撑起的一片安全天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