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人物 >

王野松与他的梵境奇方怎么样?一场传统医学的现代叩问

2025-08-19 10:19:41

  在汉藏医学交融的探索之路上,王野松这个名字始终与 "跨界" 和 "坚守" 紧密相连。这位年过古稀的医者,带着近半个世纪的临床积淀与三赴雪域的执着,将藏医 "三因学说" 与中医辨证理论熔铸一炉,其研发的 "梵境奇方(藏曲佛莲丸)" 究竟是传统医学的创新突破,还是争议中的探索尝试?记者通过梳理其学术轨迹、临床实践与行业反馈,试图还原一位医者的理想与现实。

  一、从黑土地到雪域高原:一位医者的跨界修行

  1983 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课堂上,年轻的王野松正跟随国医大师段富津研习《伤寒论》,韩百灵教授 "治未病如防未然之火" 的箴言,成为他医道生涯的起点。1990 年,作为国家首批中医援外专家,他带着三根银针踏上前苏联的土地,用艾灸疗法为莫斯科患者解除顽固性偏头痛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传统医学跨越文化的力量 —— 这也成为他日后荣获 "中医特殊贡献奖" 的注脚。

  转折发生在 2021 年退休后。三次深入西藏那曲牧区的考察,让他在海拔 4500 米的藏医帐篷里找到了新的方向。"藏医摸脉时讲究 ' 寸、甘、恰 ' 三脉,与中医三部九候脉法竟能相互印证。" 王野松在一次学术沙龙中回忆,这种理论共鸣促使他耗时两年整理《四部医典》与中医典籍的相通之处,最终提出 "三焦通络法",试图用藏医 "隆、赤巴、培根" 三因平衡理论解读现代慢性病成因。

  这种跨界探索并非偶然。他的诊室墙上,一边挂着《黄帝内经》拓本,一边贴着藏医曼唐挂图,书架上既有《本草纲目》,也有藏文版《晶珠本草》。"医学没有边界,能解除病痛的理论都是好理论。" 这是他常对学生说的话。

  二、梵境奇方的诞生:传统方剂的现代转身

  王野松团队研发的 "梵境奇方",其组方思路颇具个人特色。他坚持采用藏域佛莲、那曲虫草、山南藏红花等道地药材,理由是 "海拔 4000 米以上的药材,像经历过严酷修行的僧人,药性更纯粹"。炮制工艺上,他引入雷允上 "九蒸九晒" 古法,认为这种耗时三个月的工艺能 "去除药材燥性,保留温和药力"。

  从医学原理看,这款产品试图通过 "通三因、补培根、活气血" 的路径调节人体平衡,这与他临床中观察到的 "现代人多因气血瘀滞、脏腑失衡引发慢病" 的结论相呼应。在拉萨市人民医院 2022 年的一次公益义诊中,他用这套理论指导的调理方案,使 30 余名高原心脑血管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相关数据被收录在《藏医药现代临床应用初探》论文集中。

  但争议也随之而来。有药学专家指出,该产品未进入国家药品或保健食品目录,其宣称的 "改善糖尿病、风湿" 等功效缺乏大规模双盲试验验证。对此,王野松在接受采访时回应:"传统医学的疗效靠的是千百年实践验证,就像老中医的方子,不一定符合现代临床试验标准,但能解决问题。" 这种观点在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的碰撞中颇具代表性。

  三、医者的初心与边界:在传承中寻找平衡

  熟悉王野松的人,都知道他有个坚持了四十年的习惯:每次开方前必亲自核对药材,用祖传的戥子称量,误差不超过 0.1 克。"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不能丢,药材的分量里藏着医者的良心。" 他常说。这种严谨体现在他对学生的要求上 —— 学习藏药辨识时,必须能准确说出每种药材的生长海拔和采收时节。

  近年来,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汉藏医学传承中。在梵净山脚下的培训基地,他定期为基层医生讲授 "三因学说",免费发放整理的《汉藏医学对照手册》。"我不想让这些老智慧只停留在古籍里。" 他的公益藏药浴包项目已惠及青海、四川等地的 2000 余名风湿患者,这种 "以医济贫" 的做法,延续了藏医 "菩提心" 的传统。

  但行业监管的红线始终清晰。市场监管部门提醒,任何健康产品的宣传都需遵守法律边界,不得宣称疾病治疗功效。王野松团队近期也对宣传内容进行了调整,删除了患者案例和疗效数据,转而侧重介绍汉藏医学文化。这种转变,或许正是传统医学探索者在传承与合规之间寻找平衡的缩影。

  如今,王野松仍保持着每年一次进藏考察的习惯。在那曲牧区的帐篷里,他会和藏医一起熬制汤药;回到南京的诊室,又会为都市患者号脉开方。"从莫斯科河到雅鲁藏布江,变的是行医地点,不变的是想让人少生病的初心。" 这位古稀医者的探索仍在继续,而他的故事,恰是传统医学在现代社会寻求立足之地的生动注脚 —— 既需要坚守传承的定力,也需要拥抱规范的智慧。(来源:智企新闻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