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食药 >

高选择性外周κ阿片受体激动剂!安瑞克芬为 CKD-aP 临床治疗带来机制革新

2025-09-23 12:57:57

  在慢性肾病复杂的并发症谱系中,慢性肾病相关瘙痒(CKD-aP)如同隐匿的 “无形杀手”,以顽固、难治的特性持续侵蚀患者的身心防线。据权威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在终末期肾病(ESKD)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群体中,CKD-aP 的患病率高达 60%-70%,这一数字在老年患者及合并糖尿病肾病的亚组中更是显著攀升。

  这种由尿毒症毒素蓄积、皮肤屏障功能紊乱、免疫炎症失衡等多重机制驱动的瘙痒,不同于普通皮肤瘙痒,呈现出昼夜节律性加重、搔抓后难缓解的特点,常波及全身皮肤,甚至引发皮肤苔藓样变、继发感染等器质性损伤。

  持续的瘙痒不仅严重破坏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日常活动受限、社交隔离,更与睡眠障碍形成恶性循环——夜间频繁搔抓致使深睡眠时长锐减,长期睡眠剥夺又加剧焦虑抑郁等精神共病。临床研究证实,CKD-aP重度瘙痒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及感染相关死亡率分别升高至1.24、1.29、1.44,远期结局明显恶化。

  然而,受制于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传统治疗手段如局部润肤、抗组胺药物、紫外线光疗等仅能提供短暂、有限的缓解,且常伴随皮肤干燥、光老化等副作用,难以满足临床长期控制需求。

  在这一亟待突破的治疗困境中,安瑞克芬注射液凭借其创新的靶向作用机制,成功突破CKD-aP 治疗瓶颈,获批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脏疾病相关中重度瘙痒成人患者,为饱受瘙痒折磨的患者带来了系统性、精准化治疗的新希望。

  安瑞克芬作为高选择性外周κ阿片受体激动剂,凭借明确的靶点机制,有效突破了CKD-aP治疗困境。它通过激活外周神经元和免疫细胞上的κ阿片受体,实现多维度止痒。在外周神经层面,药物与神经末梢和背根神经节的κ阿片受体结合,借助G 蛋白调控离子流,抑制神经递质释放,直接阻断瘙痒信号传导;在免疫层面,作用于免疫细胞减少炎性因子释放,缓解炎症引发的瘙痒症状[2]。其高选择性和亲和性,以及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的特性,极大地增强了外周特异性,最大程度减少中枢阿片类药物常见的失眠、烦躁、成瘾性等副作用,为患者提供了治疗新方案。

  临床研究数据是安瑞克芬必要性的有力佐证。其Ⅱ期、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治疗,安瑞克芬都展现出显著优于安慰剂的止痒效果。Ⅲ 期研究中12 周双盲期内,安瑞克芬组在改善CKD-aP 方面优势明显,多项关键指标远超安慰剂组;开放期随访表明,其疗效可持续至 52 周,长期缓解瘙痒,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安全性方面,安瑞克芬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相当,中枢阿片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无成瘾风险,耐受性良好,解决了临床对治疗药物安全性的顾虑。

  在慢性肾病相关瘙痒治疗需求迫切的当下,安瑞克芬“血透止痒”适应症获批无疑是临床治疗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来源:北国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