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民生 >

西安高新公安:“无人机+”警务筑起防汛安全线

2025-09-29 16:46:45

  近日,西安秋霖连绵,降水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汛期安全形势严峻复杂。西安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坚持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以科技赋能警务,将无人机空中巡查作为防汛关键手段,对辖区重点河道、低洼区域、桥梁涵洞等开展常态化巡逻,以“空中视角”构建全方位、无死角的汛期安全监测体系,为防汛减灾注入科技动能,显著提升防汛工作的时效、安全性与精准度,筑起一道坚实的“空中安全屏障”。

  无人机巡查从根本上破解了传统防汛巡查的痛点。高新辖区河道纵横、沿山区域广阔,部分区域地形复杂,安全隐患排查难度大。高新公安无人机突破地形限制,能快速抵达人员难以进入的危险地带,巡查速度可达人工巡查的5-10倍,短时间内即可完成数十公里河道或数千平方米区域的全面排查,大幅压缩汛情摸底时间。同时,巡查人员通过远程操控作业,无需直面危险区域,从源头上降低了安全风险,即便在暴雨、大风等极端天气下,仍能稳定开展应急巡查,确保防汛工作不断档。​

  沣河高新段绵延数十里,沿河情况复杂,雨季安全防控压力更大。东大派出所每日启用无人机对该河段巡查,发现隐患后第一时间安排警力核实处置,全力保障群众安全。9月19日西安普降大雨期间,无人机巡查时发现3名群众在河边垂钓,河水已逼近岸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东大派出所接报后迅速派警赶到现场,耐心劝导并将人员安全撤离。

  ​ 多维技术加持让隐患识别更精准、数据留存更完整。高新公安无人机普遍搭载高清变焦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激光雷达等设备,构建“空中监测+实时传输+数据分析”一体化作业模式。高清镜头可清晰捕捉河流水位变化、河堤裂缝等细节;红外热成像仪能穿透植被遮挡与夜间黑暗,通过温度差异定位隐蔽管涌、水流异常区域;激光雷达可对巡查区域进行三维建模,为防汛决策提供精准数据支撑。同时,无人机可借助机载警用喊话器,向靠近危险水域的群众宣传防汛知识、引导远离风险区,巡查产生的图像、视频、地形数据还能实时传回指挥中心并自动归档,实现“一次巡查、多重利用”。​

  9月28日,反恐怖和特警大队远飞无人机在沣河巡查时,发现河堤旁一辆无人驾驶轿车长时间停放,当时河水正随降雨持续上涨,若不及时转移,不仅车辆可能被淹,还可能堵塞河堤排水口。操作员立即将信息传回指挥中心,指挥中心迅速指令秦渡派出所出警。民警到场后通过车辆登记信息联系到车主,15分钟内协助将车辆驶离安全区域,成功规避财产损失与次生隐患。西太南路派出所也曾遇到类似情况,无人机发现洨河边绿草中疑似有垂钓人员,操作员启动喊话器提醒却无回应,民警赶赴现场后发现该群众因佩戴耳机未听见提醒,随即劝离并普及防汛安全知识,让安全警示真正落地。

  科技赋能防汛的成效已通过数据充分显现。截至目前,高新警航无人机累计开展防汛巡逻飞行任务200余架次,覆盖辖区河道总里程达1100公里,成功排查并协助处置河道沿岸安全隐患3处,累计劝离靠近危险水域的群众30多人次,全力确保辖区汛期安全。​

  高新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科技与警务的融合,优化无人机巡查路线与频次,探索“无人机+”警务应用新场景,让“空中防护网”更严密、“民生安全盾”更坚固,以 “万无一失”的坚守,切实守护辖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来源:西安市公安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