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医疗 >

神奇的中医汤膳

2025-10-14 16:07:44

  中华药膳源远流长,2000年前的汉代典籍记载,“母亲调药膳,恩情笃密”,药膳不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疗奠定了“药食同源”的保健基础,而且具有预防和临床针对疾病的治疗意义,与此同时它也包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与博大精深的国粹成分。“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近年来,慢性疾病在我国快速漫延,特别五高群体,已成为危害百姓健康的头号杀手,终身服药成为了常态,终身服药带来的伤害是有目共睹的,肝肾衰竭越来越多,药店遍地开花也没给百姓带来健康。中医认为治不好的病就要改变方向,那就是要调理,而中医药膳就是调理的最佳方式,药王孙思邈活到141岁,最后无疾而终,他认为:上等人无病吃药,中等人见病吃药,下等人有病不吃药,这里的药指的就是中医药膳。

  中医认为:辨证施膳是从辨证论治发展而来的。它是根据食性理论,以食物的四气、五味、归经、阴阳属性等与人体的生理密切相关的理论和经验作为指导,针对病人的证候,根据“五味相调,性味相连”的原则,以及“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的法则,应用相关的食物和药膳治疗调养病人,以达到治病康复的目的。病人的膳食基本上分成“温补、清补、平补、专病食补”四大类,这也是汤膳一品定制汤膳的初衷。

  中医药膳由于药味太重,导致很多人难以接受,只能用于重病康复调理,在预防保健中应用较少,严重地阻碍了中华药膳发展进程。元之馨中医药研究院院长李诚博士,自2006年开始研究中医药膳,先后拜六位祖传民间中医为师,抢救,收集,整理即将失传的民间药膳配方36组。2017年发起成立元之馨中医药研究院,专注于传统中华药膳的开发,在他的带领下,依托广东药科大学的科研力量和技术优势,在守正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优选多组民间药膳配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即采用传统的炭火煲制工艺,又运用现代提取技术。历时十年,经过25批次的改良,终于将中医药膳转化为中医汤膳。满足了人们“喜于养、厌于医,喜于食、厌于药”的天性。在此基础上,顺应二十四节气的变化规律,结合九种体质的特点,开发出个性化定制汤膳,通过改变体质达到预防疾病之目的,将中华汤膳做到极致。

  李诚博士自幼喜爱中医文化,具有较高的中医天赋,他认为:中医是一种文化,就是运用治未病的理念,运用调理的方法,补气血,调阴阳,最终达到“精满、气足、神旺”的最佳状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精气神俱佳,不断地化解健康风险,使人们达到“晚得病,得小病,不得病”的最佳状态。2019年在东莞开设元之馨生活馆(已注册商标),通过中医汤膳管理133位客户的健康,目前没有发现一例肿瘤患者,也没有发现脑梗心梗患者,大部分客户都在回归健康的路上。

  2022年6月,李诚博士从100位新冠重症患者的体质分析发现,其中56位是痰湿体质,没有一位是平和体质的;2023年9月,从23位癌症患者的体质分析中发现:16位属于痰湿体质,无一例是平和体质;2024年3月,从100位五高人群的体质分析发现:痰湿体质87位,无一例平和体质;2025年8月,对100位90岁以上的人进行体质分析发现:平和体质69位,无一例痰湿体质,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平和体质疾病最少,寿命最长;痰湿体质疾病最多,寿命最短。李诚博士根据这一数据提出了“以改变体质达到预防疾病之目的”的科学理论。

  汤膳一品的固本汤,重在培元,饮汤后15分都会感觉到从后背发热出汗,正是排痰湿的表现。常饮汤膳一品逐步改变成平和体质,随着体质的改变,很多慢性疾病就不治自愈了,中医认为:痰湿乃万病之源,千寒易去,一湿难除,通过中医汤膳的系统调理,痰湿逐步排出体外,这就是“汤罐子里出健康”的由来。

  2025年成功注册“汤膳一品”的商标。通过近万人的饮用发现汤膳一品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在培元固本,提高免疫力、增强自愈力、改善微循环、提高代谢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是“调理慢性疾病,未病防生,即病防变、愈病防返”的重要手段。由于味道鲜美,使很多人养成了常饮汤膳等良好习惯,为实现健康创造了良好条件。可谓“中华第一汤,威名震四方,培元又固本,问膳助健康。”

  根据“汤膳一品”私人定制的特点,在李诚博士的倡导下,公司又注册了“问膳阁”这个品牌。顾名思义就是膳食咨询,膳食指导,膳食个性化方案设计,提供最为专业的膳食个性化方案。汤膳一品成为问膳阁的主导产品,问膳阁成为汤膳一品的推广平台,公司计划未来五年在国内连锁5000家问膳阁,全面传播中医汤膳文化,践行“主动健康,未病先调”的科学理念,锁定5000个高端社区,服务50万个家庭,使问膳阁真正成为助力家庭健康计划的生命能量仓,将汤膳文化发扬光大,造福人类。(来源:智企新闻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