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医药传承观察:民间经验与现代规范的融合探索
2025-11-05 16:03:08

在广东潮汕地区,中医药文化以其独特的生命力深植民间。清晨的菜市场里,草药摊主熟练地为顾客搭配祛湿解暑的凉茶;乡村诊所中,老中医用方言讲解着药性归经。这种代代相传的医药智慧,正通过新一代传承人的实践,焕发出新的活力。
近年来,广东在中医药传承发展上呈现出多元图景。2017年《中医药法》实施后,全省已建立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机制,为民间中医提供了规范化路径。
广东饶平,有一家中医馆叫瑞和堂,自清代杨德合创立以来,薪火相传至第四代杨可佳。他自幼在第二代传人祖父杨焕奇的熏陶下研习中医,后又跟随第三代传人父亲杨炳泉,系统学习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国家开展中医确有专长政策后,杨可佳顺利通过全国首届确有专长治疗癌症痰饮病医师资格认证,这标志着确有专长政策在广东基层成功落地,也标志着传统中医得到了政府政策性支持。
除此之外,杨可佳创办了广东弘中正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精粹本草、宜生滋养"为理念研发药食同源健康产品。这一举措反映了当代中医传承人探索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的新趋势。
然而,传承之路仍面临挑战。民间医术的记录整理、传统炮制技艺的保护、年轻传承人的培养等问题亟待解决。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正处在传统与现代交汇的关键节点。如何在保持特色的同时实现创新发展,需要政策支持与社会参与的共同努力。这条路如何走通,关乎着传统医学在当代社会的生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