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结石病医院单孔隐痕保胆取石技术:高龄患者的保胆新选择
近日,云南结石病医院成功为一位80岁高龄患者实施经脐隐瘢痕保胆取石手术。这项国内领先的微创技术,通过人体天然的肚脐通道完成手术,巧妙地将手术疤痕隐藏于无形。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病的陈大爷,在术后第二天即可下床,愈合后腹部几乎看不到手术痕迹。

高龄胆结石患者治疗困境
80岁的陈大爷家住大理,今年4月,因持续腹痛、发热被送至当地医院。检查发现,他还有胆囊结石,并已引发急性胆囊炎。更棘手的是,老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轻度肺功能不全,医院建议保守治疗。
“我们跑了几个医院,大多建议我们保守,或者切除胆囊,但是告知我们有风险,我们担心老人承受不了。”陈大爷的女儿陈女士回忆道。
此后的半年里,家属们犹豫不决时,陈大爷的疼痛症状则出现了反复的发作。看着老人被胆结石折磨的形容憔悴,家属们决定到昆明找找更好的医院。

技术升级:微创领域的创新突破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陈大爷一家来到了云南结石病医院。“这家是专门看结石病的医院,微创技术听说很不错,碰碰运气吧。”家属表示。
住院后,云南结石病医院在结石病方面的专业度让他们耳目一新。
这家医院是微创保胆学组联盟保胆取石基地,有着海量的高龄保胆取石手术成功案例,让他们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而且云岭名医胆石病专家团队工作站成员、云南结石病医院肝胆外科王恺主任的介绍,更让他们感觉“来对了”:陈大爷的情况不仅可以不用切胆,还符合最新的经脐隐瘢痕保胆取石技术手术指征。
换而言之,陈大爷的胆有希望保住,还能用创伤最低的方式保住。
“与传统需要在腹部打3-4个孔洞的腹腔镜手术不同,”王恺主任详细介绍,“我们仅通过肚脐这一个天然通道建立手术路径。肚脐位于人体腹壁中央的‘白线区’,这是腹壁最薄的部位,血管神经分布极少,而且还能保留有功能的胆囊,对患者生理影响小,更安全,术后恢复快。”

手术中,王恺主任仅在陈大爷的肚脐处做了一个约1.5厘米的弧形切口,利用高清内镜系统精准定位,完整取出结石的同时,成功保留了功能正常的胆囊。整个手术用时不到1小时,出血量不足10毫升。
经脐保胆,带来更优康复效果
术后6小时,陈大爷就能在床上自主翻身活动;第二天开始进食流质食物;术后第四天,各项指标正常,恢复至日常饮食。
“这项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三个‘最’:最少损伤、最快恢复、最美观效果。”王恺主任补充道,“它不仅是爱美、职业需要患者的福音,对于合并多种基础病的老年患者来说,提供了更安全的治疗方式。”
最让家人惊喜的是,术后一个月复查时,陈大爷腹部的切口已完全隐藏在肚脐的自然褶皱中,几乎看不出手术痕迹。“现在不但能正常饮食,还能每天散步锻炼,生活质量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陈大爷高兴地说。
专业前景,为老年胆结石患者开启新希望
据云岭名医胆石病专家团队工作站成员、云南结石病医院肝胆外科王恺主任介绍,经脐隐瘢痕保胆取石技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在多个维度实现突破:
01 瘢痕隐形:利用脐部天然皱褶,实现体表无痕效果
02 更加安全:经白线区进入,避开重要血管神经
03 功能保全:在取净结石的同时,让功能良好的胆囊,继续发挥重要的消化免疫功能
04 康复加速: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
“目前,我们已经利用该技术成功为近百名高龄患者解除病痛,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达91岁。”王恺主任表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这项技术正成为老年胆囊结石患者安全治疗的‘新利器’。 ”

10月29日,云南微创保胆事业发展迎来重要里程碑——云南首个“肝胆结石单孔隐瘢痕腹腔镜技术云南示范医院”花落云南结石病医院,标志着云南结石病医院肝胆结石微创诊疗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技术标准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全面接轨,推动保胆取石技术向“更精准、更美观、更微创”方向发展,将加速前沿技术在西南地区的规范化普及,整体提升胆石病诊疗水平。(来源:智企新闻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