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陕西黄龙:奋力谱写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新篇章
编者按:2021年12月7日,陕西省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推进会议在渭南市合阳县召开。此次会议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意义,要按照农业农村部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和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会议精神,以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为契机,推动主体协同发展,推动资源整合利用,强化典型示范引领,稳步拓展服务领域,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实施好农业生产托管项目,共同开创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为进一步推进黄龙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黄龙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在县委县政府、县农业农村局正确领导下,按照“提质、扩面、广覆盖”的思路,重点围绕粮油适度规模经营和“3+X”特色产业,不断提高粮油作物生产托管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
通过农业社会化服务,全面提升该县主要农产品生产中机械化水平,扶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化农业服务承接主体、服务型农民合作社等服务主体健康发展,为小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提供生产低成本、服务便利化等全方位社会化服务,鼓励在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整村托管服务,完成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面积2万亩以上。为创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奠定基础,为黄龙县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积累了宝贵经验。
领导重视 责任明确
黄龙县区域面积2752平方公里,辖5镇2乡,总人口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3万人,耕地总面积28万亩,人均耕地8.67亩。近年来,黄龙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工作,根据《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中央转移支付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黄龙县实际,特制定了《黄龙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通过典型示范、规范提升、多措并举、齐抓共管,通过生产社会化服务的带动,全县形成了以农业特色产业和优势农产品为依托,旅游产业为特色,核桃、苹果、中蜂、中药材、食用菌、花椒、小杂粮、林产品、大闸蟹等多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持续推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为做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成立由黄龙县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各相关站所和乡镇负责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协调、项目实施、验收、考评和总结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农村局局长兼任。明确各乡镇负责对服务组织、作业服务对象、类别、农资经销户、农机大户的遴选,对作业服务情况进行核实、公示,确保项目实施落到实处。
制定方案 广泛宣传
结合黄龙县实际,制定下发了《2021年度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实施方案》,明确了具体规定和做法。服务承接主体与农户签订农业社会化服务合同,确定作业内容、作业面积和作业价格等,由当地村(社区)委会核实盖章。严格按照“综合托管系数”(耕=0.36×服务面积;种=0.27×服务面积;防=0.1×服务面积;收=0.27×服务面积;托管总面积=耕+种+防+收),核算各环节的任务面积,确保围绕玉米、大豆等作物任务指标足额落实核算各环节的任务面积。
黄龙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和服务承接主体通过悬挂横幅、微信、发放传单等形式对实施农业社会化托管服务优惠政策进行宣传。各乡镇、有关部门通过手机短信、微信、横幅等渠道,大力宣传解读政策,积极营造有利于政策落实、项目落地的工作环境,让广大农户知晓生产托管服务的好处。同时,积极培育宣传典型,形成全社会关注生产托管服务、支持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的良好氛围。
严格遴选 规范操作
社会化服务组织必须在工商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登记注册,明确法人、操作员、设备、制度等的要求规范,同时入选社会化名录库的企业,全县遴选了共计144户名录并全部造册登记。
为使工作有章可循,黄龙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按照省厅的统一要求,要求服务组织必须将服务对象名单及联系方式、服务内容、服务地点、种植面积、作业面积、补助金额必须同每个农户填写并报县级汇总审核后方可拨付资金。
认真开展项目监管、验收、评估
黄龙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严格按照项目实施要求,切实做好项目的实施、资金监管,确保政策落实公开、公平、公正,资金使用安全高效。服务承接主体按照合同条款,组织开展机械化作业。
在作业时,服务承接主体必须打开GPS轨迹定位设备,接受实时监测,作业完成后将作业轨迹上传至管理系统。对服务承接主体造假骗取补助资金的行为,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并在五年内不得申请和享受财政支农补助项目。
服务组织作业完成后,黄龙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组织有关人员开展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对社会化服务质量进行跟踪问效,重点了解接受服务的农户对服务质量的评价。对农户满意度低的服务组织,第二年将不作为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遴选对象,不享受财政补助。
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成效显著
2021年,黄龙县按照省厅的部署要求承担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任务,服务目标2万亩。黄龙县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站严格按照延市农发(2021)160号文件要求,积极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2021年度社会化项目初选为9家服务性组织,重点支持开展玉米社会化托管服务几个方面,严格落实相关文件中财政资金补助占服务价格的比例不超过30%,亩均补助资金总量不超过100元的规定,严格执行约定有合同、服务有标准、过程有记录、人员有培训、质量有保证、项目有监管的“六有”标准项目进行验收,目前资金通过财政平台已经申报,待批复后给予资金拨付。
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获得政府和社会的好评
黄龙县通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不断提高了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的积极性,同时进一步加快了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节本增产。项目的建设也进一步推进了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在政府、群众和社会组织的地位,获得政府和社会的好评。
具体表现在:一是项目实施方向好,项目的实施不断调动了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热情,投入到产业发展,通过良种良法、农机农艺结合,不断推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建成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民、爱农村的现代推广队伍;二是政府重视度高,通过项目的实施,小农户和一般主体的带动,全县70%的农户成为了生产社会化服务的直接受益户和辐射受益户,不断诠释了县政府“苹果产业抓升级,核桃产业抓加工,中蜂产业抓品牌,药材产业抓规模,特色产业促旅游,全县农业强生态”的发展思路,4+X产业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一村一业,一乡一特色的现代化生产体系,先后获得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县荣誉称号;三是群众点赞度高,通过技术引领,社会服务,扶贫拉动,农机手、土专家增收,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促使农户收入不断增加,群众认可度不断提高。四是黄龙县实施社会化服务亩均节约成本为120元,亩均增收296元,全县项目总增收达到891万元,特别是将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带到社会化服务组织中去,增加社会化服务组织总数100家左右,同时壮大村组集体经济,项目实施区域农户满意度达到9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