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肝硬化 中医如何辨证?
2022-11-17 15:15:20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根据临床表现,中医将其归为不同范畴,肝硬化代偿期归属中医症瘕积聚范畴;肝硬化失代偿期出现腹水,归属鼓胀范畴;出现消化道出血,当以血证论。肝硬化病位在肝,主要为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引起气滞、血瘀、水停腹中而致。其辨证分型如下:
肝气郁结。常见症状有胁肋胀痛或窜痛、烦躁易怒、口干口苦、或咽部有异物感、纳差、或食后胃脘胀痛、腹胀、乳房胀痛或结块、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脾虚湿盛。常见症状有食后胃脘胀、恶心或呕吐、腹胀、自汗、气短乏力、口淡不欲饮、面色萎黄、便溏或黏滞不畅、舌质淡、舌体胖或齿痕多、苔薄白或腻、脉沉细或细弱。
湿热内蕴。常见症状有皮目黄染、腹胀、恶心或呕吐、口干苦或口臭、胁肋灼痛、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畅、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肝肾阴虚。腰痛或腰酸腿软、眼干涩、五心烦热、或低烧、口干咽燥、耳鸣耳聋、头晕眼花、胁肋隐痛、劳累加重、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脾肾阳虚。纳差或脘闷腹胀、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早泄、耳鸣耳聋、下肢水肿、小便清长或夜尿频数、便溏或五更泻、舌质淡胖、苔润、脉沉细或迟。
血瘀络阻。胁痛如刺、痛处不移、脸色晦暗或面部红纹赤缕、面颈胸部蟹爪纹、朱砂掌、腹壁青筋暴露、肋下积块、大便色黑、舌质紫暗或瘀斑、脉弦或沉涩。
中医治疗肝硬化主要是从病因病理着手,其优势在于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具体疗法如下:
益气活血法。气为血之帅,气旺有助于鼓动血液运行,肝硬化治疗故用益气活血法。
滋阴活血法。根据中医肝肾同源理论,肝病日久损及肾脏。肝硬化以湿热多见,热毒易损伤阴液,患者也多见肾阴亏损,因此在肝硬化治疗上除了健脾燥湿、化瘀通络外,滋补肝肾之阴也很重要。
行气活血法。肝主疏泄,肝气郁滞可致血瘀,血瘀引起气滞,因此行气活血法为中医治疗肝硬化的常用方法。
化痰活血法。中期肝硬化多为毒邪内侵,肝络阻滞,日久化热,灼津成痰,加之毒邪留恋,蕴于脾胃,水湿不化,而致痰瘀互结,故化痰活血也常用于肝硬化治疗。
解毒活血法。湿热毒邪是导致肝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肝硬化患者常兼有湿热毒邪未尽,因此在活血化瘀同时,常配以清热解毒之法。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吉春阳
肝气郁结。常见症状有胁肋胀痛或窜痛、烦躁易怒、口干口苦、或咽部有异物感、纳差、或食后胃脘胀痛、腹胀、乳房胀痛或结块、便溏、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脾虚湿盛。常见症状有食后胃脘胀、恶心或呕吐、腹胀、自汗、气短乏力、口淡不欲饮、面色萎黄、便溏或黏滞不畅、舌质淡、舌体胖或齿痕多、苔薄白或腻、脉沉细或细弱。
湿热内蕴。常见症状有皮目黄染、腹胀、恶心或呕吐、口干苦或口臭、胁肋灼痛、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黏滞不畅、舌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肝肾阴虚。腰痛或腰酸腿软、眼干涩、五心烦热、或低烧、口干咽燥、耳鸣耳聋、头晕眼花、胁肋隐痛、劳累加重、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或细数。
脾肾阳虚。纳差或脘闷腹胀、神疲乏力、形寒肢冷、腰膝酸软、阳痿、早泄、耳鸣耳聋、下肢水肿、小便清长或夜尿频数、便溏或五更泻、舌质淡胖、苔润、脉沉细或迟。
血瘀络阻。胁痛如刺、痛处不移、脸色晦暗或面部红纹赤缕、面颈胸部蟹爪纹、朱砂掌、腹壁青筋暴露、肋下积块、大便色黑、舌质紫暗或瘀斑、脉弦或沉涩。
中医治疗肝硬化主要是从病因病理着手,其优势在于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小,具体疗法如下:
益气活血法。气为血之帅,气旺有助于鼓动血液运行,肝硬化治疗故用益气活血法。
滋阴活血法。根据中医肝肾同源理论,肝病日久损及肾脏。肝硬化以湿热多见,热毒易损伤阴液,患者也多见肾阴亏损,因此在肝硬化治疗上除了健脾燥湿、化瘀通络外,滋补肝肾之阴也很重要。
行气活血法。肝主疏泄,肝气郁滞可致血瘀,血瘀引起气滞,因此行气活血法为中医治疗肝硬化的常用方法。
化痰活血法。中期肝硬化多为毒邪内侵,肝络阻滞,日久化热,灼津成痰,加之毒邪留恋,蕴于脾胃,水湿不化,而致痰瘀互结,故化痰活血也常用于肝硬化治疗。
解毒活血法。湿热毒邪是导致肝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肝硬化患者常兼有湿热毒邪未尽,因此在活血化瘀同时,常配以清热解毒之法。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吉春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长期早醒很难治愈吗 失眠治疗方法? 下一篇:牛黄清心丸哪个牌子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