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民生 >

强化措施    狠抓落实 ——2023年南郑区新集中心卫生院工作纪实

2023-12-01 06:24:47

  近年来汉中市南郑区新集中心卫生院在区卫健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相关业务单位的精心指导下,在深化医改中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省市区卫健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团结带领全院职工持续抓好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围绕提高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深化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力,改善就医环境,确保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理念,不断提高防治整体水平,加强规范化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实现了疫情防控工作持续强化,健康帮扶签约服务不断夯实,医疗服务内涵建设得到加强,公卫项目管理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新集镇辖27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总人口6.3万人。医院现有干部职工99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3人、大专及本科学历61人。去年以来,贵院持续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环境,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完善便民惠民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服务、医共体建设、镇村一体化及疫情防控、健康扶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本药物制度、分级诊疗制度、医保等工作良性运行。2020年,贵院顺利通过省中医药管理局省级示范中医馆建设评估,被市卫健委命名为“示范中医馆”,被区委宣传部、总工会、卫健局授予“家庭医生签约优秀服务团队”、“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集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集体”。同时,一名职工家庭被市妇联授予“最美战疫家庭”,一名职工参与区级组队参加全市中医经典竞赛获得三等奖,3名职工被区委区政府授予“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医院的对外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得到了提升和群众的认可。我们的做法是:

  一、逆行而上,疫情防控充分发挥哨点堡垒作用

  一是医院及时成立了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5个工作组,整合队伍,统筹推进,形成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合力。二是及时、准确、客观上报防控工作信息,密切跟踪高风险人群,及时有效处置可疑人群。三是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对所有就诊患者一律实行测温、扫码、戴口罩措施,住院患者和陪人全部进行核酸检测。转运发热患者到设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四是抓住“外防输入、人物同防”关键,对进入辖区境外人员构建闭环管控链条。五是迅速改造忍水卫生院,设置规范的医学观察点,认真落实集中隔离人员管控措施和心理疏导。

  二、真抓实干,健康扶贫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清洗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患30种大病546人,落实专人负责信息台账, 546人均在相关医疗机构进行救治,救治率100%。二在江苏如东县人民医院、丰利医院3位专家老师支援下,不断更新诊疗思路,规范诊疗行为;同时,在区人民医院8名临床资深团队签约医师的配合、指导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成效得到提升,内科门诊接诊较同期增加411人次,增幅3%。三是按照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细化完善了考核评分细则,对达标的41所村卫生室开展每季度督导考核,发现问题及时跟进,对考核结果量化评分,根据分值拨付基本医疗及药品三统一补助相关经费。四是从团队管理、服务基本形式与要求、服务内容与工作规范、服务绩效4大块对签约服务工作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团队成员绩效工资和乡镇补助发放的依据。

  三、加强管理,医疗质量稳步提升。

  去年以来,该院共接诊门诊患者32413人次,住院患者2129人次,实现医疗业务收入891.7万元。一是组织全体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医疗管理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划清执业红线,提高医疗质量;扎实开展“微笑”服务、“四心”(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教育等活动。做到仪表文明,语言文明,诊疗规范。二是全程开展 “三统一” 药品政策的宣传教育、监督、检查、指导,接受社会评价,定期通报工作执行情况,落实绩效考核。提高“三统一”药品使用率,切实减轻患者的用药负担。三是持续深入开展了“三合理”活动,严格履行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坚持加强基础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在病房设立医保政策宣传牌,建立了入院患者宣教制度,落实了出院患者随访、健康指导、复诊预约、满意度调查等服务。四是以《处方管理办法》、《病历书写规范》、《表格式护理记录》为教材,严格执行病历、处方书写和护理记录标准,规范了临床技术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杜绝了医疗纠纷的发生;邀请如东县和区人民医院资深专家40余人次为我院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专题讲座11次,累计参训800余人次。安排了1名临床医师参加省级全科医师能力提升培训,妇产科1名医师和1名口腔科专业人员到区人民医院进修学习。先后派出9名职工参加省、市级组织的业务培训班,累计参训课时近400学时,医务人员整体业务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统一认识,整合资源,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家庭签约式服务工作内容广、任务重,服务团队成员的业务工作侧重点不一,签约工作能否达到要求的标准和预期的效果,是对团队工作能力和责任心的检验,更是对医院组织管理的考验。对此,该医院先后多次召开职工大会和乡村医生会议,进行研讨和工作安排,要想把工作做实、做细,并形成长效机制,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和“建设两个中心,组建一个团队”,即卫生院的工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服务模式由村医“个体户型”向区、镇医生和村卫生室医生共同参与协作的“专业团队型”转变;工作力量由卫生单位单打独斗型向镇政府村两委及卫生单位齐抓共管的组合型转变。必须整合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区人民法院、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乡村医生各自的专业技术优势和本底情况熟悉的特点,建设“医疗服务中心、公共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因此,该院成立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家庭签约式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组建了8个由区人民医院临床专家、医师,卫生院小组和办公室,组建了8个由区人民医院临床专家、医师、卫生院医务人员和村医组成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且每个团队确定一名家庭医生和负责人,并由每个团队包抓3-4个村,分别明确了各个团队的工作任务,岗位职责。即做什么?什么时间做?达到啥效果!同时,县卫生局和镇党委、政府非常关心支持,多次召开全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会和健康扶贫工作推进会,为签约服务、健康扶贫工作有序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由区、镇、村三级医务人员组成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成员上下齐心、密切配合,形成了强有力的工作合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稳步推进。

  四、夯实责任,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强化。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医院调整了18名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的人员为项目专职管理人员,确定相关业务科室2名人员为兼职人员,协助开展母亲健康体检、预防接种等工作。去年年底,对3所卫生室因年龄偏大不能胜任工作的及时进行了调整更换。二是提高项目工作硬件水平。2020年,医院投资近10万元添置了空调、医用冰箱、电脑、打印机、平板电脑、档案柜、档案盒等设施设备,使用了老年人体检软件系统;同时,严格按照省级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全面完成了房屋改造工程。三是制订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细化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标准。公卫项目资金管理,严格遵守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的原则。对村卫生室的资金兑现,遵循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原则,严格依据考核评分情况进行经费补助发放。

  五、强化措施,医疗业务软硬件水平逐步提升。

  一是从改善硬件设备条件入手,争取省卫健委400测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空气消毒机2台,疫情防控服务能力提升区级配套救护车1辆,自筹资金5.2万元购置了全自动血球分析仪、黄疸测定仪和12导心电图机。这些设备的投入使用,极大的提高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了我院的综合服务能力。二是省市级示范中医馆建设好之后,对科室增加的专业人员2人,安排了长期短期相关进修学习和培训,中医馆陆续开展了中医针灸、拔罐、推拿、牵引、贴敷、熏蒸等业务,受到群众好评。

  六、统一认识,党建、精神文明、廉政建设、综治维稳工作全面加强。

  一是组织广大党员全面学习了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本着慎重发展,保证质量的原则培养的4名预备党员如期转正,考察了 2名发展对象,吸纳了4名积极分子,优化了党员结构,增强了党组织的活力。二是坚持开展防止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推进党务、政务、财务公开制度落实,大事或重大开支实行民主集中决策,防止个人说了算和决策失误,主动排查矛盾纠纷和安全生产隐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严厉制止乱收费、巧立名目收费行为,加强窗口科室管理,强化值班责任意识,注重廉政文化建设,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环节服务质量,行业风气不断好转,医院形象的认知度进一步提高。

  一年来,该院虽然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下一步,该院有信心在各级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措施、齐心协力、扎实苦干,让辖区群众真正得到卫生健康工作带来的实惠,切实保障群众的身心健康,为全区卫健工作再创辉煌做出应有的贡献。(来源:汉中南郑区新集中心卫生院 楼立人 张小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