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食药 >

一管血液标本的检验科之旅

2024-05-08 15:07:54

  随着人们对自己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每天都有很多人走进医院健康体检或查体看病。而血液检测,往往是体检看病都不能少的项目。你是否好奇过:从血液采集开始,直至拿到一份检验报告,你的血液标本经历了怎样的一段旅程?今天,我们就从血液流出血管,到报告单上的可靠数字,向你讲述一管血液标本在检验科旅行的故事。

  当你拿着检验申请单来到采血室,工作人员会在LIS系统中认真核实患者的姓名、年龄、检测项目等信息,然后选择采血管,把代表血液标本唯一身份标识的条码贴在相应的采血管上,再进行消毒采血。

  你可能会疑问采血管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这是因为不同的化验项目需要的管子不同,黄色采血管主要用于生化、免疫项目的检测,比如肝肾功能检测、术前传染病筛查等项目;紫色采血管主要用于血常规检测;蓝色采血管则用于凝血项目的检查。

  随着标本采集完成,开启了一管血液标本的检验科之旅。

  第一站:检验标本前处理

  首先,工作人员根据检验项目不同进行标本分类、签收等操作。随后把标本分配到临检组、生化组、发光组、酶免组、PCR组、细菌组的标本进行LIS系统扫码、离心等前处理后等待检测。

  第二站:检测与结果发布。

  检验科大半的检测工作必须依赖仪器完成,在仪器开始检测前必须做好水、电、试剂供应的保障工作。每日实验开始前所有检测项目必须进行室内质控,只有当日质控全部在控后才能进行标本检测。

  随着工作人员把标本送进加样台,并在操作电脑下达指令后,检验仪器就开始了标本检测。血液样本经过仪器的加样、孵育、检测、数据传输等自动化过程,结果传入LIS系统后,检验人员会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审核与发布,异常标本或结果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复测。特别是出现检验危急值时,要立即向临床医生报告结果,经审核后的检验结果就可以发布上传了,病人即可依据条码打印报告。

  从标本上机到结果传出,看似很简单方便,其实检验人员早已做了很多的保障工作。每天的室内质控及结果分析;定期的各级室间质评比对;仪器的定期校准检定、维护保养等质量保证工作,这一切都是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

  第三站:标本保存及处理。

  检测完毕的血液标本会在专用冰箱进行保存,一般时间为7天,便于标本复测。所有标本保存到期后,由专门人员进行高压灭菌等处理后贴上标签,填写医疗垃圾记录,由处理医疗垃圾的公司进行转运、标准化销毁。

  到此,一管血液标本的检验科之旅的故事就结束了。故事里的血液标本只是众多检验标本中的一员,它的经历,是每个标本都必经的过程。通过故事我们了解了,医院检验科每天发送数万的检测数据,看似简单的过程,其背后有着极其严格的工序和大量的质量保障工作,每一份报告都凝结了检验人的汗水和付出。  (来源:汉中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时凤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