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医疗 >

四川省人民医院吴峥峥教授带领团队喜获2021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2022-03-20 16:58:03

  近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成都举行,会上公布了2021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吴峥峥教授主导完成的“两大主要视力损伤性眼病防治体系的建立和应用”研究成果荣获2021年度四川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据悉,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奖项设置方面分为6大奖项,分别为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在获奖项目中,涉及医疗卫生、生物制药、中医中药等涉及人民生命健康的共33项,占总数的14%,这些创新性成果,解决了一批医疗技术、医用设备等领域的“痛点"问题,有效提升了健康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吴峥峥教授主导完成的“两大主要视力损伤性眼病防治体系的建立和应用”项目正是其中之一。在吴峥峥教授的带领下,该项目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总影响因子 25.476,总引用频次高达138次,并获得了9项专利。

  吴峥峥教授从事眼科疾病的诊疗和科研工作30余年,是临床视光学和白内障眼科领域的资深专家。在此次获奖的研究项目中,吴峥峥作为项目的负责人和总设计,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四川省科技厅等课题,针对白内障和近视这两大主要视力损伤性眼病进行设计,带领团队研究人员对近视遗传分子机制、近视综合防控和白内障防盲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在国内外范围内推广,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项目也凭借在白内障和近视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获得了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权威认可。

  其中,对于高度近视的病理机制研究是该项目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吴峥峥教授通过遗传学方法,综合评价了基因多态性与高度近视的关系,探讨了中国大陆汉族人群与高度近视易感基因的关联性,并利用外显子测序数据、功能相互作用网络、基因本体和路径富集技术对高度近视候选基因进行了系统的突变分析。通过对多个高度近视基因的研究,项目成果不仅为揭示高度近视分子遗传机制和病理机理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近视的综合防控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同时,吴峥峥教授还带领团队开展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青少年眼健康研究中的应用创新和集成创新,建立了四川省青少年眼健康大数据平台,实现了行业资源高度共享,通过创新模型和算法,为眼健康服务应用提供了决策支持。

  在项目中,吴峥峥教授获得4项实用新型专利,包括一种角膜异物刮除器、一种泪液检测试纸、一种自带缝线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滑动式简易睑板腺管按摩器,并针对白内障和近视两大眼病的难点问题,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例如:Evaluation of genome-wide susceptibility loci for high myopia in a Han Chinese population、《劈核技术辅助的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在防盲手术中的应用》、《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研究进展》等等,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有力促进了国内外防盲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随着科技和医疗水平的提升,白内障和近视的防治前景将更加光明。吴峥峥教授表示,未来,白内障和近视领域的研究方向将更加聚焦于科技和医疗的融合创新,同时,新型药物的研发将有望延缓白内障的进展,减轻患者的痛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也将在近视监测和干预中发挥越来越关键的作用。作为眼科领域的重要学者,吴峥峥教授将继续深入白内障和近视防治研究,推动眼健康事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文/汪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