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民生 >

让群众“近”享健康更有“医”靠 ——汨罗市归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纪实

2025-01-23 19:18:17

  汨江波涌韵如歌,仁德精术动地诗。

  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近年来,汨罗市归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汨罗市委、市政府和市卫健局的坚强领导下,以“服务社区,健康先行”为工作定位,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秉承“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理念,聚焦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在提升服务品质、创新诊疗模式等方面多措并举、真抓实干,不断提升社区健康服务水平,让群众“近”享健康更有“医”靠,不断提升“民生温度”,增加群众“幸福厚度”。

  医心向党固本浚源高望远

  提纲而众目张,振领而群毛理。推动健康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关键在党,高质量党建是医院促发展、优服务、强管理的“领航灯塔”和“红色引擎”。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近年来,归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充分发挥党支部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核心引领作用,以思想铸魂,用典型引路,用规矩护航,努力构建“主动担当有责任,引领发展聚人心,融入中心促服务”的党建工作新体系,统筹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开拓新局面、呈现新亮点、展示新气象。

  ▲门诊问诊

  坚定政治引领,把好“总方向”。中心始终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指导,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不懈奋斗者。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强化系统观念、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切实增强忠诚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党建凝心聚力、凝神聚魂,不断增强干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注重服务大局,抓住“关键点”。党建与发展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只有深度融合、同向同力,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实现党建工作和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中心党支部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高质量发展”理念,不断适应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新要求,强化政治功能、服务功能、统筹功能,严密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以新时代党建指导工作实践,以学促干,以干促改,以问题为导向,激活党组织“神经末梢”功能,持续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发展。

  ▲预防接种

  主动担当作为,提振“精气神”。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归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压紧压实支部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聚焦队伍建设,落实“一岗双责”,以党风带作风,以榜样引示范,激励党员干部提升担当作为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引导党员干部立足本职,干在实处,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冲锋在前、担当善为,争当推动社区卫生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和“先锋队”,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匠心强技奋楫笃行妙手春

  “匠心”顾名思义,就是用毕生之精力,专注一事,求索其间,做到极致。有了匠心才能精雕细刻精益求精,才能追求卓越不断超越,才能破除成见不断创新。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了大量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福祉,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近年来,归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把提升医疗技术和人才培养作为医院的核心建设内容,紧盯医学前沿,严格质控制度,多措并举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高诊疗水平,增加核心竞争力,打通优质医疗卫生服务“最后一公里”。

  医疗是最大的民生。以“服务社区,健康先行”为工作定位,秉承“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理念,归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人才队伍素质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积极为汨罗市京广铁路以东17个社区以及营田办事处航运社区共近8万名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健康体检

  强化慢病防治能力。通过定期随访,一对一管理,有效提升了慢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2024年,中心共管理高血压病人6426人,糖尿病病人2586人,重性精神疾病病人222人,稳定性肺结核病人19人,共计9253人。

  夯实妇幼健康基础。2024年,进一步完善了孕产妇系统管理、妇幼危重症救治网络,全年共完成孕妇建卡219人,早孕建卡率93.7%,产妇 377 人,产后访视率100%,其中辖区内高危孕产妇207人,高危管理率达100%。新生儿建档421人,访视率100%,儿保营养性疾病及体弱儿及高危儿童及眼保健346人次,儿保在册2837 人,儿童保健体检10608人次。计划生育指导咨询 73人次。

  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调整优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做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方案优、绩效考核实、资金效率高,提高群众满意率,确保项目资金“专账管理、专款专用”;确保公共卫生服务及时、真实、高质量落实和发展;优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师签约73411人。

  ▲中医理疗

  强化中医特色,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望闻问切,银针闪亮,中心中医理疗科自成立以来,便以精湛的医术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居民的广泛赞誉。科室中青年医生为骨干,打造精业务、专实践的中医服务团队,不仅配备了先进的诊疗设备,还开展针灸、理疗、推拿、火罐、按摩、艾灸、小针刀等等各类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为居民解决了众多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问题,得到了居民的一致好评。

  风起于青蘋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医院的核心发展力。中心始终坚持人才兴院战略,把人才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主要抓手,采取“请进来、送出去、搭平台”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省、市优质医疗资源,引进高质量专业人才,重视自身人才培养,带动和培养医院业务梯队,优化人员结构,制定和实施人才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推动医院医疗、管理能力“双提升”,疏群众看病之堵,解群众看病之痛。

  仁心为民悬壶济世惠苍生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离家近,真方便。”“不用来回折腾,又有专业康复治疗师指导,实在是太幸福了。”“卫生服务站的医生非常贴心,来这里看病我很放心。”……仁心仁术的治疗理念,触手可及的治疗效果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近年来,归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方向,不断拓展服务内涵,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家门口的“医靠”让辖区百姓“近”享健康服务,赢得了更多居民的“医靠”信赖,也擦亮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名片。

  踏入归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大厅,美观整洁、温馨温暖的“一站式服务”的便民服务中心让人耳目一新,预检、挂号、缴费、测压咨询、取药等功能窗口合理整合,彰显高效。中心全面开展一站式服务、健康咨询、电话回访、家庭回访,一对一服务、终端服务和延伸服务等优质护理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居民就诊体验,中心积极优化门诊布局,2024年,进一步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对公共区及医疗区进行升级改造,中医理疗科完善了住院病区,规范各科室布局,优化服务流程,加强重点区域的卫生管理和设施改造,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就诊环境。

  ▲航运社区老年人体检志愿活动

  组织志愿者服务,形成志愿者服务常态化。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每天在门诊大厅安排志愿者服务,为来院的患者做好导诊等服务工作,用温馨、热情和爱心,关怀着每一位就诊的患者,让患者处处感受到贴切、快捷的全程优质护理服务,获得病患的一致好评。

  健康教育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心融合多元渠道与资源,以疾病预防、卫生保健、慢性病人管理为重点,定期开展健康知识科普讲座,2024年共开展咨询活动12次,共423人次数参加;进行知识讲座10次,听讲人数共计987人次,发放各类健康教育宣册10955余份;健康宣教影音播放达到3096小时,使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现在到社区看病确实方便,像我们老年人患高血压、糖尿病的比较多,看病开药在这里就可以报销。”中心积极落实高血压、糖尿病“两病”一体化管理,“两病”患者可以在该中心一体化门诊就医购药,高血压年报销额度360元,糖尿病年报销额度600元。中心还对“两病”患者均签约家庭医师,建立回访机制,开展上门医疗服务。

  在推动健康教育全覆盖的同时,发挥好“健康守护人”的作用,中心积极组织医务人员走进社区为辖区老年人和慢病患者提供血压、血糖、尿常规、B超、心电图、血常规等检查,并提供相关健康咨询,提高居民对自身的健康认识。2024年,累计为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健康查体7322人人次,开展35岁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首诊测血压率100%。

  ▲世界家庭医生日健康义诊活动

  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解决“看病难”问题,是群众的期盼。为方便辖区群众就医、进一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中心与医联体牵头单位认真对接“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工作,积极开展“大型义诊”+“定期坐诊”,为辖区群众提供健康咨询、健康宣讲、施医赠药等“健康红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优质医疗服务离群众更“近”一步,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助力健康汨罗发展。

  卫生健康工作事关民生福祉,关系着千家万户。“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绘就了新时代卫健工作新蓝图。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汨罗市归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年石表示,健康所系,行之以往,下一步,归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立足实际,围绕居民的健康需求,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打通基层医疗服务“最后一公里”,做群众最坚实的“医”靠,不断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来源:北国网  文/图   周翔 樊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