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人物 >

全链可溯的供应链革命:薛丹引领数字化转型

2025-11-12 08:54:45 郑志祺

  在医疗器械产业链中,供应链管理常被视为“后台工程”——不显山露水,却决定体系的运行效率与安全边界。随着全球医疗合规趋严、国际物流不确定性增加,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苏州迈德泰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薛丹,作为深耕医疗器械领域十余年的专家与“数字合规”理念实践者,正引领这场变革。

  薛丹的行业生涯始于国际市场。她曾在苏州市康力骨科器械有限公司负责海外业务拓展、技术开发等工作,多年跨国业务让她直观感受到中外医疗体系在供应链监管上的差异。“欧美客户谈判时更看重数据,而非价格。”薛丹回忆道,“他们希望看到从生产批号到运输温控的完整追溯体系,形成闭环。”这种“被迫透明”的经历,让她敏锐察觉到供应链竞争力正从“成本”转向“可验证性”。

  这一洞察很快便转化为她的具体行动,2017年,薛丹主导研发《医疗器械工艺电子数据完整性验证系统》。她介绍:“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条数据都可以自证清白,每一个环节都能追踪溯源。”该系统通过自动采集关键生产数据并加密存储,实现了制造环节的全过程可追溯和防篡改管理。此后,她又陆续推出《高值耗材入院追踪与动态库存管理平台》和《医疗器械临床试验EDC数据管理系统》等,逐步构建起面向供应链全周期的数字化技术体系。她强调:“技术的核心是让供应链更透明、可靠、可控。”

  在此基础上,薛丹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研发了《颈椎临床治疗可视化仿真与模拟教学系统》《医疗器械UDI智能编码与全链条追溯系统》等创新技术。她认为:“供应链不只是生产和物流,还要服务临床教学、冷链运输和院内精益物流,这才是真正的全链数字化。”薛丹指出,医疗器械供应链的核心挑战在于信息不互通、合规压力大、风险响应慢。“生产数据的完整性直接影响企业市场准入与国际合作。库存滞后、物流异常预警不足、跨组织数据孤岛,都是潜在风险。”她始终强调:“供应链管理不是后台操作,而是医疗安全与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

  为应对这些挑战,她推动研发了《医疗器械跨境仓储智能管理系统》《医疗器械供应商网络安全溯源管理系统》等技术,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冷链运输,到医院入库与临床使用,形成了数据可验证、风险可预防、调度可智能的闭环体系。作为苏州迈德泰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薛丹不仅领导公司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突破,还带领公司荣获2021年中国医疗器械供应链企业百强、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领军品牌、2023年中国医疗器械技术创新企业、2024年医疗器械SPD软件重点企业和2024年药品器械供应链最佳服务商等多项荣誉,在行业内树立起标杆,成为推动医疗器械供应链智能化、规范化发展的领军力量。

  在薛丹的推动下,多家合作的企业和医院实现了供应链数字化升级,运营效率与合规水平显著提升。例如,在2023年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FLI+医耗数智分析平台”项目中,技术团队基于薛丹的多项创新技术,整合临床用耗记录、治疗文书及供应链流通数据,运用自然语言处理(NLP)与机器学习技术构建多层数据透视模型,推动耗材供应智能化管理。该平台已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230余家医疗机构落地实施,项目荣获中国医药集团2023年度科技成果三等奖,并获评“全国医药行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案例奖”和“卓越案例奖”。业内评价认为,薛丹的技术体系“让行业后台可视、可控、可优化”,实现了从经验管理向数据驱动决策的转型。薛丹本人也强调:“供应链透明、可控、智能,行业风险和成本会下降,医疗服务质量将提升。”她的实践正引导医疗器械供应链从经验型管理迈向数据驱动的科学决策模式。

  从国际贸易窗口到全链路数字化系统构建,薛丹凭借敏锐洞察与技术创新,推动医疗器械供应链完成从“成本中心”到“价值中枢”的蜕变。她表示:“供应链重构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一场行业逻辑的革命——让看不见的后台成为推动医疗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展望未来,薛丹认为供应链竞争力将取决于智能化与系统化水平。“全链路数据互通、智能调度和风险预测,每个环节都要透明可控。”她强调,跨组织协同是生态竞争力的关键。唯有实现供应商、物流与医疗机构间的数据统一,才能实现资源优化,为全球医疗健康构筑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生命线。薛丹的实践,正是这场“全链可溯”供应链革命的生动注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