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老人患急性髓系白血病,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成功施救
“病情在逐渐好转,十分感谢你们的全力救治!真没想到这么严重的病在家门口就能治!”今年72岁的患者刘大爷(化名)再次走进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血液内科进行巩固治疗时,感慨地说。回顾求医之路,刘大爷有说不完的感谢。
今年3月,刘大爷被诊断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当时刘大爷面色苍白,头晕曾被疑诊为“脑梗”,查血常规白细胞0.8X109/L,血红蛋白64g/L,血小板16X109/L,按病人家属的理解就是“血管里都没有细胞了”,且合并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心房纤颤心脏病史,高龄存在合并症均为预后不利因素,“那会儿我们全家都觉得不顶事了,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能准备后事了。”刘大爷说,当家属得知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在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有西交大一附院的专家长期坐诊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决定到该院求诊。
西交大一附院韦素华教授接诊刘大爷后,在充分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基础上,为其制定减低剂量“维奈克拉+阿扎胞苷”方案1次,该方案为bcl-2抑制剂联合去甲基化治疗,1个月后评估达到完全缓解,期间无严重合并症发生。目前,刘大爷前期诱导缓解治疗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续需定期检测残留病灶并接受巩固治疗。
为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交大一附院血液科学科带头人贺鹏程主任高度重视,派科室临床经验丰富高年资主治医师韦素华教授进驻榆林作为科室间有效沟通发展的桥梁,为两个科室深度融合、同质化发展努力。韦素华教授驻榆以来积极参与门诊、科室查房,自1月底进驻榆林医院以来,坚持每周三门诊时间不变,为一些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随诊患者,建立了规范随诊流程。同时,根据发现的学科短板开展相关指南学习讲座,组织线上加入一附院本部血液科开展的疑难病例讨论,提高榆林医院血液科整体业务及理论水平。
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肿瘤,我国白血病发病率为每10万人3-4个,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发病后来势凶猛,病情危重。因血液恶性病具有花费大、死亡率高的特别,往往一人患病牵动全家乃至整个家族关注。一直以来,榆林及周边地区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源流失量大。如今,建设中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血液内科正在筹备开展骨髓活检、免疫分型检查,后续将逐步开展基因方面检查,提高血液病精准诊治水平,服务榆林市及周边患者,使其免遭长途跋涉就医苦楚,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内一流医疗服务。(来源:西交大一附院榆林医院 刘予涵 张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