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小体重早产儿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完成
5月28日,记者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获悉,该院成功为一名体重1400g的早产儿开展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患儿术后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经科技查新,该手术为国内最小体重早产儿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成功的案例。
今年3月初,胎龄仅28周的小宝(化名)出生,出生时体重仅1050g。一个多月后,小宝出现了严重腹胀,检查结果显示患儿肠壁水肿,床旁超声探查提示胃肠道血管已经出现缺血情况,随时有继发新生儿小肠坏死性结肠炎的风险。心脏超声显示患儿动脉导管未闭,心衰指标升高,动脉导管持续开放已经严重影响患儿的消化、呼吸功能及心脏功能。小宝连续2周体重不增长,体重仅为1400g。
面对患儿不断严重的病情,医院多次组织新生儿科、心脏中心、麻醉手术科、医学超声中心、介入科、设备科等多学科会诊,讨论提出了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这一国内治疗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最新技术,解决患儿面临的问题。患儿具备手术条件,并且这项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经家长同意后,专家团队最终确定了手术具体实施方案。4月11日,在麻醉手术室、介入科的配合下,不到2个小时,专家团队便成功为患儿实施了早产儿经皮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术后,患儿安全返回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儿血压、心率、呼吸等综合情况,帮助患儿避免术后一系列并发症。经过医护人员悉心照护,患儿体重开始恢复增长,并于5月11日顺利出院,体重达2080g。
该院心脏中心负责人郭亚鹏介绍,动脉导管是胎儿期连接心脏主动脉及肺动脉的一根重要血管。通过动脉导管,来自母亲富含氧气的血液在胎儿体内循环,健康足月婴儿出生后不久该血管闭合。若出生后没有自然闭合,称为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未闭是早产儿的一种常见病,药物治疗通常是治疗的首选方案,对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患儿,传统方式为手术结扎,但术后并发症多,创伤大。此次手术成功为国内新生儿救治提供了新的治疗经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