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王洪杰同志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2025年3月3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的决定〔人社部发〔2025〕13号〕发布。
汉中市南郑区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任医师王洪杰同志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王洪杰同志曾获得陕西省卫健委第四届“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汉中市“先进工作者”“最美家庭”“最美战疫劳模”,南郑区“最美家庭”“南郑好人”和“南郑最美科技工作者”等殊荣。
王洪杰参加工作30多年来,一直在临床一线从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临床诊治和预防工作,是南郑区心血管、糖尿病专业学科带头人。在患者心中,王洪杰是出了名的“好脾气”“没架子”,他接诊的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面对老人们的各种问题,他总是和颜悦色,用最接地气的语言一遍一遍地耐心解答。有的老人耳聋、眼花、记忆力差,他便通过在药盒上画个小太阳、小月亮、小圆圈等方式,告知正确的服药方法。为了不让患者过多等待,他出诊时不喝水、不去卫生间,用心用情服务患者,每年接诊的门诊病人达5000余人次。
王洪杰担任内五科科主任期间,白天上门诊,晚上就住在科室,以便危重患者需要紧急救治时能第一时间到位。为了提升科室的整体技能,他每周三组织全科大查房,每周五进行疑难危重带教查房,每周在科室组织一次业务学习,要求每名医生、护士当“老师”,在科室开展了糖尿病“公开课”。10年多时间里,开展公开课200多场次,近2万群众受益,成绩显著,获得陕西省“糖尿病教育先进基地”殊荣。在他的带领下,内五科先后成功实施了南郑区第一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第一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第一例动脉内置管溶栓术等。
他在担任副院长期间,通过广泛调研,牵头负责了急诊、重症医学科“独立建制、并轨运行、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的综合改革,解决了两个科室多年顽疾,探讨出一条适合二级医院急诊及重症医学科发展的新思路,为陕西省基层医院急诊和重症医学科融合发展蹚出了改革新路径。借力苏陕协作,将妇产科、消化内科、重症医学科等7个科室成功创建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一个省级在建临床重点专科。在眼科设立援建专家工作站和区级专家工作室。为了尽快建成胸痛中心,2020年初,他每周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到西安学习介入治疗技术,穿上厚重的铅衣在手术台上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经过一年多的坚持不懈,医院取得了导管室建设相关的资质,介入手术室于2022年9月开科运行,至今开展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介入手术805例,医院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建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医院迅速成立了应急防控领导小组,他担任医疗救治组组长,迅速筹划成立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新冠感染专用病区,他身先士卒、亲自参与,逐一会诊排查疑似病例。在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他积极开展知识培训、严格实施监督管理、精心谋划部署,为构筑疫情防控的“免疫长城”作出了积极贡献。2022年11月底,南郑区发生多例本土新冠阳性病例,区人民医院因为密接被全院封控,关键时刻,他勇挑重担,承担了全区应急状态下的危重症患者救治任务,平均每天休息时间不到5小时。
2023年8月,他被组织任命为南郑区人民医院院长,在新的岗位上,他加快学科建设、加大人才培养、注重医疗质量安全,以精细化管理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2024年,在国家卫健委办公厅通报的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考核中,南郑区人民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达到“优秀”,推荐标准达到“良好”,在全省83家县级医院中首次跻身全省前10、汉中市县级医院第一方阵。去年医院在全省155家二级公立综合医院DRG指标监测中名次上升4位。他注重医共体建设,协助区卫健局建成了远程会诊、医学检验、心电诊断、医学影像诊断和消毒供应“区域五大中心”,有效解决了基层卫生院医技人员少、检查设备不足的问题,满足了基层群众家门口就医需求。区域检验中心建设在省内创出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59项检验项目得到全省医疗机构检验结果互认,曾在学习强国宣传报道。聚焦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前置医院管理重心,每周五亲自坐门诊零距离服务患者。他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先后在院内建立了门诊排队叫号系统、儿科夜间专家门诊和“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等近10项便民利民惠民举措,有效提升了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来源:汉中南郑区人民医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