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新闻 >

江苏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医疗援建专家周妮娜:跨越千里护童心

2025-08-28 17:19:21

  今年5月,周妮娜荣幸地成为南通大附院第16批援陕医疗队成员,远赴陕西南郑,在区人民医院儿科开启为期六个月的驻点帮扶。这段时光,注定将成为我人生中的一次宝贵经历。

  这里的条件虽不比大城市,可医院却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生活保障,同事们亲切地称呼我们为“老师”,更让我触动的是那些渴望救治的眼睛。我迅速融入这里的工作节奏:查房、上门诊、疑难病例讨论、下乡义诊等,我迫切地希望,自己的些许专长能真正帮助到这些孩子。

  知识的传递,从来是一场双向的奔赴。我全程参与每一场疑难病例讨论,在抽丝剥茧中不仅拓展了自己的认知边界,也精准发现科室同事的知识薄弱环节,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曾有一个5岁男孩,确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三天仍反复高热,并出现鼻塞、打鼾等上呼吸道梗阻表现,家属情绪非常焦虑。经细致讨论,我判断其属于典型EB病毒感染,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后,患儿症状明显好转。我借此机会整理出最新的EB病毒感染儿科共识,组织科室系统学习,把一例病例转化为一堂教学课。

  医疗不仅是技术的施展,更是人文的关怀。一次门诊中,我接诊一位8岁咳嗽男孩,沟通中发现他反应稍迟缓。询问家属得知孩子学习成绩差、社交困难,虽孕产史无特殊,但我观察其面容特征,不能排除遗传或神经系统异常。我耐心与家属沟通,建议进一步检查,并普及儿童保健知识。那一刻我深刻意识到,我们守护的不仅是一个孩子,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义诊中也常遇到紧急情况。一个一岁女童高热伴呕吐,体温高达39.5℃。我立即指导使用退热栓,并强调一小时内是高热惊厥的高风险期,需密切观察。随后我向当地卫生院反馈处理建议,也向家属做了健康宣教。这些点滴经历,让我真切体会到基层医疗的意义——帮扶不仅是技术,更是理念和责任的传递。

  我始终相信,医术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在此期间我坚持每月两次理论培训,围绕儿童血液病、最新诊疗共识等开展系统讲座累计8次,和南郑区人民医院医生共同学习、并肩成长。

  “德馨于行,技精于勤”,从不是一句口号。它融入在我们每一次病情研判、每一句耐心解释、每一场深夜急会诊之中。它属于每一位坚守在临床、奔波在一线、奉献在远方的医生。

  在这个属于我们的节日,愿我们继续:以德立身,以爱行医;以术为刃,以勤为途。致敬每一位不忘初心的医者,祝大家医师节快乐!  (周妮娜讲述 南郑区人民医院办整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