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人物 >

医者仁心,言传身教——雷紫雄教授的“第四诊室”

2023-06-07 16:27:09

  随着现代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的日益融合,众多医生在救死扶伤的同时,亦积极投身于医学教学与科研领域。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有这样一位兼具临床实干与教育情怀的专家。多年来,他始终致力于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治与研究,同时积极投身医学科普与健康教育工作,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专业知识传递给大众,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贡献力量。他就是该院骨肿瘤中心主任医师。

  雷紫雄教授拥有近三十载临床经验,曾在北京医科大学、中山大学深造,并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进修,拥有中西合璧的医学教育背景。在骨肿瘤这一技术门槛极高的专业领域内,雷紫雄教授凭借其精湛的手术技艺和严谨的诊疗思维,赢得了国内同行的广泛赞誉。雷紫雄教授不仅在临床技术上持续创新,更坚信公众对疾病的正确认识,乃是提升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他多次通过媒体平台、社区讲堂和科普项目开展骨肿瘤相关知识普及。作为“南粤家庭健康大讲堂”的特聘专家,他多次走进街道、学校、企事业单位举办讲座,围绕“青少年如何识别骨肿瘤”“警惕‘生长痛’背后的恶性信号”“老年人骨转移的早期表现”等内容,用生动案例和清晰讲解帮助公众增强自我筛查与就诊

  在中央电视台、《南方都市报》、39健康网、家庭医生在线等主流媒体上,雷教授也多次接受专访,围绕骨科常见病、恶性肿瘤早筛、术后康复等话题发声。他善于将抽象的医学术语转化为贴近生活的表达方式,深受媒体与听众喜爱。例如,他在一次采访中指出,许多青少年长时间腿痛、夜间痛醒被误认为是“生长痛”,而实际上可能是早期骨肉瘤的典型表现。这类及时的科普信息,有助于避免延误诊断、提高治疗预后。

  雷教授还积极参与医院与科协系统联合开展的健康科普项目,推动形成“专家进基层、医学到社区”的传播机制。他倡导构建医患共同语言体系,通过提高公众的医学素养,减少误解、缓解焦虑、优化就诊流程。他常说:“医生不只是手术台前的操作者,也应是健康理念的传递者。”

  在学术领域,雷紫雄教授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其研究成果涉及肿瘤微环境、miRNA调控机制、骨组织工程与假体设计等多个方向,已在《Frontiers in Oncology》《Lab Investigation》《Eur Spine Journal》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他拥有多项骨科专利,部分技术已在临床实现转化,服务于患者的保肢与功能重建需求。

  作为中华医学会、中国抗癌协会等多个专业组织骨肿瘤学组的委员、常务委员,他长期参与国内学术会议、规范制定和多中心研究。同时,他也是多部骨科教材的编写者和副主编,为医学教育与知识体系建设做出持续贡献。

  在教学方面,他承担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注重培养青年医生的综合能力。他坚持“临床能力、科研能力、沟通能力”三者并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在骨肿瘤领域独当一面的专业人才。

  据悉,近年来雷紫雄教授带领团队完成多项疑难复杂骨肿瘤手术,技术成果已在省内多家三甲医院推广应用。他的“手术-康复-随访-宣教”一体化理念,不仅优化了患者治疗路径,也为现代骨科诊疗提供了全生命周期视角的实践模板。

  从临床一线到公众讲堂,从学术高地到社区角落,雷紫雄教授始终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位医者的多重责任。他的医学使命,不仅是治病救人,更在于守护大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来源:北国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