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中医医疗集团成立大会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顺利举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政策和中省市中医药工作部署,充分发挥三级公立医院的引领作用,引导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关系,促进中医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提升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9月18日上午,咸阳市中医医疗集团成立大会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医师培训楼多功能厅举行。
陕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缪峰,咸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魏曙新,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李哲,党委副书记、院长李京涛,总会计师、副院长赵利琴,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寇久社,副院长张淑林等出席大会。各县市区卫健局分管领导、中医科负责人,各县市区中医医院院长、医务科科长,以及特邀陕西省名中医雷根平、闫咏梅、王捷虹等学者参加了会议。
本次大会由咸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李建业主持。

缪峰在讲话中指出,陕西中医药大学作为西北地区中医药教育、科研与医疗服务领域的中坚力量,学校自创办以来始终扎根三秦大地、聚焦基层需求,如今已发展成为一所坚持中西医并重、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其直属的两所附属医院,更是区域中医医疗服务的“主力军”,长期为基层群众健康保障贡献力量。此次咸阳市中医医疗集团的成立,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深化医教协同机制的关键一步,对整合区域医疗资源、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陕西中医药大学将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科研、教学领域的综合优势,整合学校与附属医院优质资源,全力赋能医疗集团高质量建设。
魏曙新强调,咸阳中医药资源禀赋优厚,不仅坐拥“一校两院”的独特平台优势,更集聚了一大批临床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的名老中医资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立中医医疗集团既是整合全市分散中医药资源、补齐基层服务能力短板、打造区域中医药特色品牌的关键突破口,也是深化“校地”协同合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惠及更多群众的重要实践路径。为扎实推进中医医疗集团建设与高质量发展,需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扛起使命担当,汇聚中医药发展合力。二是聚焦关键环节,推动优质资源扩容下沉。三要强化协同保障,构建共建共享发展格局。
李哲表示,咸阳市中医医疗集团的成立,不仅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决策部署的关键举措,更是咸阳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的具体实践。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作为集团牵头单位,将切实扛起责任担当,充分发挥自身在人才、技术、科研、教学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履行行业引领与辐射带动职责,全面推动区域内医疗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
李建业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咸阳市中医医疗集团的批复》。
寇久社宣读了集团理事会组成人员建议名单并经大会表决通过。
李京涛详细介绍了《咸阳市中医医疗集团章程(草案)》及合作协议书(草案),重点阐述了集团的组织架构、合作机制与发展目标。经与会代表审议,一致表决通过章程及合作协议草案。
魏曙新与缪峰共同为"咸阳市中医医疗集团"揭牌。
签约仪式上,李京涛代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与秦都区中医医院、兴平市中医医院、武功县中医医院、乾县中医医院、三原县中医医院、彬州市中医医院6所县级中医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寇久社代表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与泾阳县中医医院、礼泉县中医医院、永寿县中医医院、旬邑县中医医院、长武县中医医院、淳化县中医医院6所县级中医医院签订合作协议,随着合作协议的顺利签订,咸阳市中医医疗集团正式启动运行。

大会期间,各成员单位围绕中医医疗服务提升、学科建设创新、人才队伍培养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达成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合作共识,有效整合了区域内中医医疗资源,明晰了集团发展的战略方向与实施路径,为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为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