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文化 >

在光影中触摸历史的温度——观《南京照相馆》有感

2025-09-25 11:21:53

  今年暑假,我带着上三年级的孩子走进影院,观看了新上映的《南京照相馆》。出发前心里有些犹豫,不确定孩子能否理解这段沉重的历史,但看到放映厅里不少家长都带着孩子,甚至有比我家孩子还小的观众,这份顾虑渐渐消散了。

  影片用克制的镜头,讲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一群百姓在吉祥照相馆避难的故事。他们为求生存帮日军冲洗底片,却意外发现了记录屠城暴行的罪证,最终选择用生命守护这些真相。全程观影时,影院里异常安静,当镜头扫过襁褓中的婴孩被摔的画面时,我听到周围几位母亲低低的啜泣声。孩子始终没哭,只是小手紧紧攥着我的衣角,眼神里满是从未有过的严肃。走出影院坐进车里,孩子突然扑进我怀里大哭:“妈妈,我能做点什么?”那一刻我知道,她既看懂了影片里的苦难,也感受到了那些普通人在绝境中坚守的勇气。影片中“大好河山、寸土不让”“我们不是朋友”这些台词,像钉子一样扎进心里,让我想起日军烧杀抢掠的画面,既心痛又震撼。

  影片把血泪记忆装进小小的暗房,每张胶片都成了无声的呐喊。就像片尾字幕升起时我想到的:历史书太小,装不下那些先烈的伟大;图片无声,却比任何语言都更震耳欲聋。那些在危难中挺身而出的普通人,都是民族的英雄。作为陕西人,我更清楚自己首先是中国人,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是铭记历史的厚重,是珍惜脚下的土地。孩子那句“我能做点什么”,也让我看到血脉里的赤诚从未褪色。

  这个假期,我计划带孩子去一趟南京。要去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去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让她亲眼看看历史留下的印记。也要带她走走战后重建的街道,看看那些来自五湖四海、在南京扎根生活的人们。我想让她明白,这座城市曾遍体鳞伤,却从未失去重生的力量。

  这场观影成了给孩子最生动的一课,让她在光影中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我相信她已经懂得,敌人能抢走文物,却抢不走中国人的创造力,更夺不走代代相传的中国魂。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让每一代人都知道,今天的安稳生活来之不易,守护盛世中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李菲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