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何为好好刷牙:不止是“刷了”,更是“刷对了”

2025-11-05 08:54:17 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 左长红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好好刷牙”,每天早晚两次,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无需思考的本能。但您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我每天都认真刷牙,还是会有牙龈出血、口腔异味,甚至偶尔需要去补牙?

  答案很简单:很多人只是在“刷了”,却远未达到“刷对了”的标准。好好刷牙,是一门融合了科学、技巧与坚持的生活艺术。今天,我们就来彻底拆解一下,什么才叫“好好刷牙”。

  一、目标明确:刷牙究竟在刷什么?

  刷牙的首要敌人,并非我们肉眼可见的食物残渣,而是那个无色、黏稠、聚集了数百万细菌的牙菌斑生物膜。

  牙菌斑是什么?它是细菌在牙齿表面安家落户后形成的“细菌社区”。它像一层黏糊糊的薄膜,紧紧附着在牙齿表面、牙龈边缘和牙缝里,单凭漱口无法冲走。

  危害有多大?牙菌斑是导致蛀牙和牙周病(包括牙龈炎和牙周炎)的罪魁祸首。细菌分解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釉质,形成蛀牙;同时,细菌及其毒素会刺激牙龈,引发红肿、出血(牙龈炎),若不处理,将进一步破坏牙槽骨,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牙周炎)。

  因此,“好好刷牙”的核心目标,就是高效、彻底地清除牙菌斑。

  二、工具先行:选对装备是成功的一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牙刷:软毛、小头是王道 刷毛:务必选择软毛或超软毛。硬毛牙刷不仅清洁效率未必更高,反而容易损伤牙釉质和牙龈,导致牙龈萎缩、牙齿敏感。

  刷头:选择小头牙刷。小巧的刷头更灵活,可以轻松深入口腔深处,清洁到最难刷的磨牙和牙齿内侧,确保不留死角。

  手动vs.电动:电动牙刷通过高频振动或旋转,能更有效地破坏牙菌斑结构,对于刷牙技巧不佳、手部活动不便的人尤其友好。但无论是手动还是电动,正确的刷牙方法才是关键。

  2.牙膏:含氟是底线 氟化物是预防蛀牙的“金牌卫士”。它可以帮助修复早期脱矿的牙釉质(蛀牙前兆),并增强牙齿抵抗酸腐蚀的能力。

  选择任何一款含氟牙膏即可,无需盲目追求昂贵或功能繁多的产品。对于牙齿敏感的人,可以选择含有“硝酸钾”或“氯化锶”的抗敏感牙膏。

  三、方法精髓:巴氏刷牙法是金标准

  世界牙科界公认最有效的刷牙方法是巴氏刷牙法。它的精髓在于让刷毛充分清洁牙龈与牙齿交界的“牙龈沟”——这是牙菌斑最爱的藏身之所。

  巴氏刷牙法步骤详解:

  1.角度:将刷毛与牙齿表面呈45度角,刷毛尖端轻轻指向牙龈方向,放在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

  2.震颤:在原地进行小幅度的水平震颤,幅度约2-3颗牙的宽度,来回振动10-15次。切忌“拉大锯”式横刷!

  3.拂刷:震颤结束后,手腕轻轻转动,将刷头从牙龈方向朝牙齿咬合面“拂刷”,像一个“扫”的动作,将龈沟里的菌斑扫出来。

  4.面面俱到:按照一定的顺序,确保牙齿的外侧、内侧和咬合面都得到清洁。咬合面可以前后短距离来回刷。

  5.前排内侧:刷前牙内侧时,可以将牙刷竖起来,用刷头前端上下拂刷。

  6.舌头:最后别忘记轻刷舌面,清除导致口腔异味的细菌。

  关键提醒:

  力度要轻:刷牙不是力气活,用力过猛会伤害牙齿和牙龈。想象自己是在按摩牙齿,而非刷锅。

  时间要足:每次刷牙应保证2-3分钟。可以尝试将口腔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分配30-45秒,或使用电动牙刷的计时功能。

  四、不可或缺的“神助攻”:牙线/牙缝刷

  牙刷只能清洁牙齿60%的表面积,还有40%的牙缝区域是刷毛无法触及的。因此,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是“好好刷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最好在晚间刷牙前进行。将牙线轻轻滑入牙缝,紧贴一侧牙面呈“C”形,从牙龈深处向咬合面刮拭,然后再清洁另一侧牙面。您会惊讶于即使刷完牙,牙线仍能带出隐藏的牙菌斑和食物残渣。

  对于牙缝较大的人,牙缝刷是更好的选择。

  五、总结:一份“好好刷牙”的完美清单

  将以上所有要点整合,一份理想的日常口腔护理流程如下:

  1.睡前刷牙前,先用牙线清洁所有牙缝。

  2.采用巴氏刷牙法,使用软毛小头牙刷和含氟牙膏,刷牙2-3分钟。

  3.轻刷舌面。

  4.将口中泡沫吐掉即可,无需大量清水漱口,以免冲掉牙齿表面具有保护作用的氟化物。

  5.早晨起床后同样认真刷牙,清除夜间繁殖的细菌。

  6.每3-4个月更换一次牙刷(或刷头)。

  六、结语

  好好刷牙,远非一个简单的日常动作。它是一项对自身健康的长期投资,是对科学方法的践行,更是对自己的一份细心关怀。从今天起,不再满足于“刷了”,而是追求“刷对了”。当您的牙龈不再出血,口腔持久清新,并在牙医那里听到“牙齿保持得很好”的赞许时,您会感谢今天为“好好刷牙”所付出的每一分用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