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届肠内菌群研讨会成功召开 聚焦"肠道菌群与神经科学"
10月24日,由公益财团养乐多生命科学基金会主办的"第33届肠内菌群研讨会"在东京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以"肠道菌群与神经科学"为核心主题,汇聚了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400多位权威专家、学者及资深行业人士,围绕肠内微生物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技术突破与临床应用展开深入交流。

第33届肠内菌群研讨会
聚焦肠脑轴,共享最新科研进展
本次研讨会聚焦肠脑轴机制与肠道微生物,覆盖神经退行性疾病防治、社会行为发展调控、儿童认知发育干预等重要研究方向,依托最新实验数据与临床观察结果,从病理机制、调控路径、干预潜力等多维度展开解析,揭示了肠道菌群与神经系统之间的紧密关联。

肠道菌群与神经系统之间的紧密关联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运动障碍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65岁时发病率约为1%,85岁时则上升为5%。有研究显示,帕金森病患者的便秘发生率大约在50%左右,便秘又可能会使个体罹患帕金森病的风险增加一倍。
其中,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方面,美国加州理工学院Sarkis K. Mazmanian教授团队的研究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组在帕金森病发展中的关键作用。肠道细菌产生的curli淀粉样蛋白能促进α-突触核蛋白在小鼠肠道和大脑中聚集,导致帕金森病典型运动症状。这一发现为帕金森病的肠道起源理论提供了有力证据。
顺天堂大学医学部的服部信孝教授表示,分享了其团队的研究进展,指出迷走神经切断术患者帕金森病发病率显著降低的流行病学证据,并正在探索粪便微生物群移植作为帕金森病的潜在治疗方法。这些研究成果为通过靶向肠道菌群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开辟了新途径。
副干酪乳酪杆菌代田株展现临床应用潜力,科研深耕循证
为了揭秘补充副干酪乳酪杆菌代田株(Lacticaseibacillus paracaseistrain Shirota,LcS)对帕金森病临床症状和肠道菌群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养乐多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共同开展了一项关于LcS对帕金森病临床症状和肠道菌群影响的研究。2023年7月,相关研究成果正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Food & Function》上。

副干酪乳酪杆菌代田株(LcS)
该项研究共有128名帕金森病患者入选,主要指标为LcS对帕金森患者胃肠道症状的影响,次要指标为LcS对其他非运动症状的影响,以及肠道微生物群及其代谢产物的变化。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补充LcS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特定胃肠道症状有良好的影响,且显著提高了乳酸杆菌的丰度,LcS可通过减少粪便和提高血浆中L-酪氨酸浓度改善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也表明了膳食-菌群干预可能是治疗帕金森病的一种潜在方法。
为充分验证LcS在不同人群中的健康益处,养乐多始终以"循证医学"为原则,积极与全球科研机构与高校开展深度合作,开展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全面挖掘LcS在不同健康领域的作用潜力。
在同期召开的第11届代田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分享了最新研究证实,LcS菌株及其灭活形态均展现出显著的免疫调节功能。同时,临床试验进一步揭示该菌株在健康人群中具有吸附膳食毒素排出的作用。这些发现拓展了LcS在健康领域的应用价值,为益生菌研究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第十一届代田研讨会
目前,养乐多已构建起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完整科研闭环,研究成果不仅为自身的产品开发与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益生菌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提供了重要参考。养乐多将始终以科研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持续深化益生菌领域的科学研究,携手全球科研力量,以严谨的科学实证为基础,不断探索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之间的深层奥秘,让益生菌科学能更好地服务于大众的健康需求,为全球消费者的肠道健康筑起坚实的保护屏障。(来源:业内资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