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健康 >

李嘉诚的医药版图:从中医药到健康产业的二十年路径

2025-11-07 17:07:13 财讯网

  文 / 三联特稿

  在香港商界,李嘉诚向来被视为嗅觉最敏锐的投资者。

  他对医药与健康产业的布局,始于上世纪末。二十多年间,从“中药现代化”到“创新药研发”,再到如今的“健康消费”转型,李嘉诚的医药版图,几乎覆盖了整个产业周期的演进轨迹。

  一、从“中药港”到“和黄医药”

  1998年,香港特区政府在亚洲金融风暴后宣布,要通过发展高科技与高附加值产业带动经济复苏。其中,“国际中医药中心”(俗称“中药港”)被列为重点工程。

  李嘉诚敏锐地判断,中药现代化是一个兼具政策、科研与市场潜力的领域。同年,他联合新世界集团郑裕彤,投资约50亿美元建设中药港。2000年,旗下和记黄埔集团出资2亿港元成立“和黄医药”,成为港股市场上第一家以“现代中药研发”为核心的企业。

  成立初期,和黄医药明确定位为“植物药与中药现代化研发公司”。李嘉诚当时的表述颇为坚定:“中药产业将成为和记黄埔的第六大支柱。”

  2001年至2012年间,和黄医药先后与上海中药一厂、北京同仁堂、广州白云山及雀巢健康成立合资公司,累计投资超过10亿元人民币,形成完整的中药研发与制剂体系。

  但中药现代化的商业回报并未如预期般迅速兑现。受制于国际药品审批体系、知识产权保护及科学验证路径的复杂性,中药始终难以以“创新药”身份进入欧美主流市场。

  二、战略调整:从中药到创新药

  2010年前后,和黄医药开始战略转向。公司引入来自宝洁、辉瑞等跨国药企的高管团队,在保留中药业务的同时,全力发展小分子创新药。

  短短几年间,和黄医药推动了8款创新药进入临床阶段,与默克、礼来、阿斯利康等国际药企建立多项合作。2023年,其肿瘤与免疫类创新药业务收入达5.29亿美元,首次超过中药及营养品板块(3.09亿美元),标志着公司正式完成转型。

  此后,和黄医药陆续剥离中药相关资产:

  2021年,出售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股权,回笼现金1.69亿美元;

  2025年,以44.78亿元人民币出售上海和黄药业45%股权给上海医药。

  这一系列动作,意味着和黄医药从传统中药领域彻底抽身,转向全球创新药研发体系。

  三、和黄健康:李嘉诚的“第二条中医药路径”

  与和黄医药的资本化路径不同,“和黄健康”更像李嘉诚在健康产业上的另一种实践——它关注的不再是药物审批体系中的突破,而是如何让“健康”以更生活化的方式融入大众。

  “和黄健康”隶属和黄健康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业务涵盖中草药提取物、传统滋补及保健消费品,与主打“科研创新”的和黄医药不同,和黄健康更注重“成果转化”与“健康普及”。公司在灵芝、冬虫夏草、铁皮石斛及植物发酵领域建立了标准化提取体系,并与香港大学药理学院合作,研究植物活性成分与免疫调节机制。

  其“酒皇帝”系列灵芝产品,是和黄健康的重要项目。产品线包括酒皇帝护肝片、酒皇帝灵芝孢子粉,在日本及东南亚市场表现稳定。这类产品并不追求“医药属性”,而是定位于“健康干预”——一种基于传统草本医药价值、但以现代科学标准重构的健康方案。

  更值得注意的是,和黄健康与“和黄健宝”构成了双品牌体系:

  和黄健宝主打孕婴童营养食品与保健食品,旗下有“智灵通”“健儿高”等品牌;

  和黄健康则专注成年人及中老年群体的功能性健康管理。

  这种双向布局,使李嘉诚的健康板块形成了“从出生到衰老”的全生命周期覆盖。

  从产业逻辑看,这也是一种风险分散:在药品研发高度不确定的背景下,健康消费品成为稳健的现金流来源;而在消费者健康意识快速上升的当下,“和黄健康”承担起品牌公信与文化延续的角色。

  四、资本与信念的平衡

  李嘉诚对医药产业的投入已超过二十年。

  从中药到创新药,再到健康消费,他几乎完整经历了亚洲医药产业的三次转型。

  在资本层面,和黄医药已成为港股创新药企的重要代表;

  在产业层面,和黄健康则让传统中医药理念以更符合市场逻辑的方式延续下来。

  前者代表他对科技与全球化的押注,后者体现他对东方健康哲学的延续。

  这种双线并行的模式,使李嘉诚的医药布局不再只是商业投资,而更像一场长期的健康文明实验。这或许正是他一贯的投资哲学——商业可以有周期,但健康,没有终点。

  资料来源与参考说明:

  本文综合整理自公开资料与行业访谈。

  主要参考信息包括:

  1. 公司公告与财报  - 《和黄医药年度报告(2010–2024)》  - 《和记黄埔集团新闻稿:中药现代化项目进展情况》

  2.政府与行业文件  -香港特区政府《国际中医药中心发展规划(1998)》  -国家药监局《植物药与中药注册技术指导原则》

  3. 媒体与学术研究  - 《南华早报》《财新周刊》《信报财经新闻》关于李嘉诚医药投资的报道  -香港大学药理学院研究论文:《植物活性成分与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 《Nature Biotechnology》《柳叶刀》对和黄医药创新药项目的追踪报道

  4. 企业与市场访谈 -香港生物科技协会高管口述资料  - 行业内分析师对“和黄健康”产品国际化战略的访谈记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工信部ICP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