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后骨折怎么办

2023-04-19 16:08:02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桂萍 陕西西安 

       老年人一旦有骨质疏松症后骨折,应该即刻走进医院接受骨密度检查、CT检查和磁共振检查,了解骨质实际情况,总结骨折严重程度,后续开展后续的治疗模式。若骨折不是比较严重,老年患者不存在糖尿病等危险性疾病,思考保守治疗的可行性。然而保守治疗需要一定时间,还需要患者定期接受复诊,为此通常情况要进行手术治疗。怎样进行骨质疏松症后骨折的治疗和干预,本文进行具体分析。
       一、骨质疏松症后骨折的基本表现
       第一点是腰背若疼痛,其作为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症后骨折的基本表现,诸多患者的腰背部都会产生极强的疼痛感,尤其是伤椎部位疼痛感较强,转身过程或者咳嗽过程都会增加患者疼痛感受,严重来讲患者无法自主行走。并且伴随双侧下肢的疼痛或者麻木,还会伴随二便失禁的危险。第二点是驼背畸形,因为患者在早期出现骨质疏松症后骨折时尚未及时制动,故出现骨折椎体持续变扁的几率比较大,骨折愈合受到阻碍,使得患者面临着脊柱后凸畸形的可能,造成身高缩小。其三点是其他表现,患者出现了骨质疏松症后骨折,会由于椎体不够稳定对椎旁交感神经产生刺激,造成患者有呼吸能力障碍,减少食欲,后续有失眠的问题或者抑郁倾向。
       二、骨质疏松症后骨折需要进行的检查
       一旦老年人出现骨质疏松症后骨折,便需要进行影像检查、核磁共振检查以及骨密度检查。第一种检查中,包含CT检查或者X线检查,作用在患者是否有椎体骨折的疾病诊断上。通过X线检查,患者会有椎体变扁和脊柱凸出的情况。利用CT深层次研究骨折的基本形态,尤其是分析i出现终板骨折的可能性、椎体后缘骨折的可能性等,上述情况若出现一种会直接阻碍患者正常接受治疗。第二种检查中,对患者的椎管神经分布情况和骨折新鲜情况进行评估,研究患者有骨折问题、肿瘤疾病或者其他类型的疾病。第三种检查中,医护工作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关注骨密度的检查,了解患者是否有再次骨折的风险,针对性对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现阶段引进双能X线对患者的腰椎部位骨密度以及髋部骨密度进行检验,且将结果视作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三、骨质疏松症后骨折的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
       第一点是保守治疗,医护工作者指导患者保持卧床休息,利用药物帮助患者缓解身体疼痛感,或者使用支具外固定的方法。可是此种治疗不能从根源上治疗患者有脊柱后凸畸形的病症,椎体会有持续压缩的趋势,甚至增加患者腰背疼痛感。老年人长期保持卧床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面临肺部感染的风险、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心力衰竭的风险或者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第二点是手术治疗,对于选取的开放性手术方法,医学上不乏有治疗伴随神经受压或者脊髓受压后表现为脊柱后凸畸形的例子,可是骨质疏松往往会出现固定难度大的问题,开放手术会对患者的身体带来较大创伤。再者老年人可能伴有高血压病症或者糖尿病病症,更多增加开放性手术治疗风险。现在微创手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有经皮椎体成形术方式或者精辟锥体球囊扩张成形术,存在着较强的应用优势。首先减少手术切口,仅仅为0.5厘米左右。其次手术过程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操作,减少手术实施的风险。手术过程选取C臂机过程性透视观察,对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得到保障。再次患者手术之后的疼痛感会有较大程度改善,促进椎体逐步固定化,提高椎体强度指数。在手术之后一天,患者可以在身体耐受的情况下进行适当运动,加快患者身体康复。最后在手术之前三日,患者可以出院,直接减少了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后骨折手术治疗的时间。诚然,不管是选择哪一种形式,医护工作者都要把治疗过程和抗骨质疏松干预的模式互相融合,更好地改善患者骨强度和骨量,避免老年人在恢复健康后再次有骨质疏松症后骨折的问题,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增加老年人对治疗干预过程的满意度评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