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尽早发现颅内的炸弹——颅内动脉瘤

2023-06-14 14:24:57

河南科技大学附属许昌市中心医院   闫文涛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高发的脑血管疾病,被称为隐藏在大脑里的“杀手”,宛如炸弹一般危险。颅内动脉瘤一旦破裂,可引发颅内出血,具有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风险,因此要积极防控颅内动脉瘤破裂,尽早检出颅内动脉瘤,在破裂之前采取有效的措施。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大众对于颅内动脉瘤的认知水平,下文将说一说颅内动脉瘤的那些知识。
       1.什么是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又称为脑动脉瘤,其实它并不是一种肿瘤,而是血管形成的一种病变,通常为脑动脉异常造成的瘤状突起。颅内动脉瘤多为先天性缺陷,患者脑动脉壁局部异常或腔内压力增高,引发囊性的膨出物,导致颅内动脉瘤形成。颅内动脉瘤的形成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未探明其原因,先天性因素、脑动脉硬化、感染、创伤等因素,与颅内动脉瘤的形成和进展存在一定联系。此外,某些神经系统疾病也可伴发颅内动脉瘤,如脑动脉闭塞、脑动脉畸形、颅内血管发育异常等。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可引发出血,该血管性病变也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需积极防控。
       2.颅内动脉瘤有何表现?
      颅内动脉瘤未破裂前多无临床症状,此时漏诊风险极高。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可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症状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患者自觉无法耐受,头感觉像要炸裂一般。同时患者会伴有体温升高、恶心呕吐、汗液增多、意识障碍、昏迷休克等症状。颅内动脉瘤的位置不同,破裂后产生的临床症状也存在一定差异,例如,患者单侧眼睑下垂,光反应消失,瞳孔散大,提示大脑后动脉的动脉瘤破裂,或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破裂;若患者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提示发生了脑血管痉挛梗死。脑动脉瘤出血后,病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部分患者症状较轻,仅表现为头痛或颈强直无其他神经系统症状,而严重者,则可出现半昏迷、运动功能障碍、植物神经障碍、深昏迷病危状态等,该类患者死亡率极高,需高度警惕。
       3.如何发现颅内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破裂时已经错过了控制动脉瘤的最佳时机,因此要在动脉瘤破裂之前发现并处理,避免其出现破裂情况。颅脑CT检查是颅内动脉瘤筛查的常用手段,具有无创性的优点,检查速度相对较快,因此广泛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早期筛查中。在日常体检中,可以通过颅脑CT检查等,发现颅内存在的血管病变,并进一步深入检查,确诊颅内动脉瘤病情,便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磁共振检查也是常用的颅内动脉瘤检查方法,具有无辐射、重复性好等优点,可以多次检查,便于观察患者病情状态。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有效显示,颈总动脉、颈外动脉、椎底动脉、颈内动脉等主要动脉的供血情况,可通过综合分析,确定患者是否存在颅内动脉瘤等情况。上述检查方法,都可以发现颅内动脉瘤,但是最后的确诊还需要依靠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可以明确肿瘤具体信息和血供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便于医生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4.颅内动脉瘤如何治疗?
       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和保守疗法两大类。保守疗法的治疗效果极为有限,主要适用于病情不适合手术、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对于存在手术指征,且无手术禁忌症的患者,应优先考虑手术治疗。通过夹壁式动脉瘤或栓塞动脉瘤的方式,可以控制动脉瘤破裂产生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同时给予扩容、保护脑神经、降低颅内压等对症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脑组织损伤。多发性动脉瘤是一种出血风险极高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血管病变较多,可采用多次手术方法治疗,先处理具有出血倾向的动脉瘤或已经出血的动脉瘤,然后再择期进行处理其他动脉瘤,将患者动脉瘤破裂出血风险进一步降低。多数动脉瘤都可以通过手术方式处理,但是,部分巨型动脉瘤患者,手术危险性较高,无法手术治疗,因此需采取保守治疗措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