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如何辨证治疗痹症
陕西西安高新医院 梁靖
一提到“痹症”大多数人会感觉到陌生,不知道这是何种疾病。痹症是中医学上的说法,西医学中,“痹症”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疾病的症状相似。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入侵,从而使经络闭阻,导致人体气血不畅,出现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部位的疼痛、酸楚、麻木、变形的症状。在疾病的治疗中能利用药物帮助患者缓解疼痛,但仅通过药物治疗无法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利用针灸疗法辨证治疗,能帮助患者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有利于加快患者组织修复,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一、了解“痹症”
中医学上,痹症是因风、寒、湿等邪气对人体入侵而导致的,患者通常会出现多个部位的酸痛,比如筋骨、肌肉和关节,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关节肿大的问题。中医的针灸治疗更有利于帮助患者疏通经络、缓解疼痛。按照“痹症”的病因分为行痹、着痹、痛痹以及热痹。
二、“痹症”的辨证治疗
中医的针灸应用在痹症的治疗中,能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辨证治疗,按照患者不同痹症类型,选取相应的穴位更有利于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1.针灸主穴选择
中医的针灸治疗,医师主要采用主穴与配穴联合的方式帮助患者改善症状。其中主穴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疼痛部位,医师要辨证取穴。例如,腕部疼痛针灸治疗应选取阳谷、阳池、阳溪等穴位;肘部疼痛的患者,应选取合谷、外关、手三里、尺泽等穴位;肩部疼痛的患者应选取合谷、外关等穴位;膝部疼痛的患者应选取足三里、阳陵泉、梁丘等穴位。
2.辨证取穴治疗
行痹又被称作“风痹”。在疾病的影响下,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疼痛症状,但患者感受到的疼痛并不稳定。通过中医诊断,会发现患者脉象虚浮,同时患者会存在关节屈曲受限和畏风的表现。医师进行针灸治疗时,通常采用毫针刺法,搭配膈腧、血海及风门等穴位进行治疗,更能帮助患者改善疼痛症状。
着痹又被称为“湿痹”。在疾病的影响下,患者会出现疼痛症状,但这类患者的疼痛感位置较为固定,通常以下肢疼痛为主。在疼痛长期作用下,患者的疼痛部位会发生肿胀,尤其是在阴雨天气时,疼痛肿胀感十分明显。中医诊断时,患者的脉象以濡缓为主,针对湿痹患者治疗时,医师要找到患者的患处,采取针灸并行的方式,搭配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治疗,更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肿胀情况。
痛痹又被称作“寒痹”。这类患者出现的疼痛症状与着痹患者相似,在外界气温降低时,患者的疼痛症状会加重。在温暖的环境下,患者的疼痛症状又会得到缓解,但患者的关节屈伸度依然会受到一定影响。中医诊断时,患者的脉象以弦紧为主。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通常采用多灸与深刺的方法,帮助患者改善关节屈伸情况。
热痹患者通常具有起病急的特点,患处会出现红肿情况,且这类患者的疼痛感较为明显。患者的关节同样会出现屈伸受限的情况,并伴随发热恶风的问题。中医诊断时,患者的脉象表现出滑数的特征,针灸治疗通常采用毫针泻法,帮助患者改善红肿症状,修复患者的关节组织。
3.日常护理
在对痹症患者治疗时,采取对症护理更能帮助患者减轻病情带来的疼痛。根据外界的气温变化给予患者穿衣指导,帮助患者做好保暖措施,避免感染风寒。在炎热夏天不能空调直吹,以免患处受凉。对患者居住的环境应保持整洁,适当通风更有利于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对于急性关节炎患者要多休息,为帮助患者缓解疼痛,采取针灸治疗时搭配按摩,更能帮助患者局部循环,避免患者病情加重。
在饮食方面,痹症患者应注重补充蛋白质,如鸡蛋、牛奶、豆类等。在肉类选择上,可选择羊肉、牛肉,不能多吃刺激性的食物。同时,日常饮食中不吃生冷食物,以免肠胃受到刺激,避免使患者的病情加重。
综上所述,痹症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通过中医针灸治疗,能够帮助患者疏通经络、调整体内气血,更有利于帮助患者修复关节组织。医师更能根据患者的症状特点,提供具有个性化的中医饮食治疗方案,更能帮助患者缓解疼痛症状,提高针灸治疗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