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你知道如何护理吗?
2023-06-29 11:27:40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罗孔认
急性白血病作为白血病的主要类型之一,对人体产生的危害较大,临床中针对急性白血病一般会采用支持治疗、化疗和骨髓移植等方式。除临床治疗外,急性白血病的护理对疾病康复也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除配合医生实现系统治疗外,日常中还需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以避免因护理不当而引起病情加重和复发。本文就围绕急性白血病的护理进行分析论述,希望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帮助。1.什么是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是一种白血病类型,它是由幼稚或非成熟状态的白细胞(或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的。急性白血病通常是由于正常造血程序中的一个步骤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了异常的白细胞过度生产,在急性白血病中白细胞失去正常功能,无法抗击感染,并侵犯身体的其他器官。症状包括疲劳、发热、贫血、感染容易复发等,可能导致全身多个系统的损害。急性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疾病,需要尽早诊断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2.急性白血病的产生原因你知道吗?
急性白血病是由白血病干细胞引起的白血病,产生的原因还不完全清楚。但是,以下因素可能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生有关:
2.1遗传因素
有些遗传病型易患急性白血病,例如Down综合症、Fanconi贫血、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等。
2.2染色体异常
白血病患者往往会发现染色体的异常,例如染色体缺失、易位、重组等,这些异常可导致细胞生长异常、基因突变等。
2.3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石棉、苯等)或照射高剂量的放射线可能增加患急性白血病的风险。
2.4免疫功能
免疫系统异常、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某些感染疾病、器官移植者、HIV感染者等更容易患上白血病。
2.5某些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细胞DNA损伤,从而引起干细胞异常增生。
2.6其他
化疗、放疗等癌症治疗方法也可能导致患急性白血病的风险增加。
3.急性白血病如何护理?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白细胞恶性增生的疾病,通常需要采用化疗、放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接受细心的护理。以下是护理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一些建议:
3.1注意观察患者体征
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记录并上报医生。
3.2合理营养
急性白血病患者应吃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维生素含量高、易消化的食物,因此日常护理中应给患者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饮食,注意饮食卫生,防止感染。
3.3活动护理
针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应注意给予患者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减轻身体疲劳。急性白血病患者应躺在床上休息,可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下床活动,一旦出现心悸、呼吸急促等现象则需要上床休息。在日常护理中,可以适当给予患者床上活动或者按摩,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3.4卫生护理
急性白血病患者应注意身体卫生,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防止感染。并且定时更换床单、被罩等物品,保持个人卫生干净。
3.5疾病观察
在化疗期间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及时安排相应的护理和治疗措施。其中特别要观察的症状是发烧、出血、贫血、组织渗透、化疗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并且在疾病观察中要记录患者发烧的程度以及规律,定期测量体温,密切观察是否存在感染现象,一旦发现感染现象应立即告知医生。
3.6情绪疏导
因为患者身体的变化会对患者的情绪有很大影响,他们可能会感到害怕、沮丧,家人和医护人员应及时与患者沟通,并开导、疏导其情绪,让他们感到支持和关怀。帮助患者调节情绪,鼓励其积极面对疾病,对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康复实效有着积极的作用。
3.7健康常识的宣传
护理人员要定期向患者和家属宣传健康常识,加强对病情的了解和掌握。
3.8预防感染
患者免疫力差,容易感染,应注意预防感染,勤洗手、吃熟食,保持良好习惯等,如有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需要重点关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