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需要营养,但又不能正常进食,如何在家鼻饲

2023-07-25 16:20:33

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余玮

我们经常说,“疾病三分治,七分养”,因此营养护理也成为各个疾病护理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但是部分患者因疾病类型以及诊疗后特殊护理要求影响,不能正常进食,所以鼻饲就成为营养支持的首选。很多人对鼻饲的了解不足,在家中进行鼻饲护理时易出现各种问题。遂本文就围绕居家鼻饲护理进行分析,向大家科普正确的居家鼻饲方法。
1.什么是鼻饲?
鼻饲是一种非口服的营养护理方式,通过鼻子将药物或营养液直接注入胃肠道。这种给药方式主要用于长期不能进食或消化吸收能力差的患者,如重症监护、严重胰腺炎及某些癌症等。鼻饲的优点是无须手术,操作简单且不影响口腔功能和食欲,缺点是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感、胃肠道反应或感染,因此在居家鼻饲护理中我们要严格遵循护理要点进行,以保障护理有效性。
2.鼻饲护理中你需要掌握这些要点
2.1鼻饲温度
鼻饲液温度是鼻饲护理中的一个重要要点,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不适或伤害。一般来讲,鼻饲液的温度应在35⁓40摄氏度之间。下面是一些鼻饲温度护理的要点:
(1)鼻饲液的温度过高可能会引起灼伤和烫伤,导致口腔、喉部和胃部不适感。因此,温度应控制在人体温度以下,一般不超过40摄氏度。
(2)鼻饲液的温度过低可能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和抵抗力下降,甚至可能引起感染。因此,温度不应太低,一般不低于30摄氏度。
(3)在给药前应检测鼻饲液的温度,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如需要加热或降温应采用合适的方法,如用温水或冰袋等。
(4)鼻饲液温度的测量应在每次给药前进行,以确保温度适宜,并记录在护理记录表中。如果患者出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治疗。
2.2鼻饲体位
鼻饲体位是鼻饲护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正确的体位可以确保鼻饲管的顺利插入和安全给药。下面是鼻饲体位护理的几个要点:
(1)患者应取仰卧位,头部稍微向后仰,使口腔和喉部处于舒适的位置,这有助于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和呕吐反应。
(2)鼻饲管插入时应在患者鼻孔处加压,使鼻孔扩张,便于鼻饲管的插入。同时,向上轻轻推鼻子,使鼻饲管顺利通过鼻腔进入食管和胃部。
(3)插入鼻饲管后应确保管子的正确位置。一般鼻饲管应该插入胃的中部,如果太深可能会导致呕吐或误吸肺部,因此插入时注重正确位置,以确保鼻饲管插入的深度,并进行固定,以避免管子滑脱。
(4)鼻饲管插入后应帮助患者调整体位,确保鼻饲液正常流向胃部,并避免胃液倒流导致呕吐。一般可将患者的床头抬高15⁓30度,保持半坐位或正坐位,便于鼻饲液顺利流入胃中。
由此可见,正确的鼻饲体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应仔细检查患者的体位并配合医生进行鼻饲治疗。
2.3营养搭配
鼻饲治疗是指患者不能口服食物,需要通过管路给予营养液来维持营养需求,因此正确的营养搭配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以下是鼻饲营养搭配的护理要点分析:
(1)营养液的选择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病情和营养需求进行。一般来讲,鼻饲液应具有高能量、高蛋白质、低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等特点,对于肠道源性疾病或者有慢性胃肠疾病的患者,应选用高纤维、低残渣、低刺激的鼻饲液。
(2)鼻饲治疗期间患者仍需要正常的营养摄入,尤其是需要保证蛋白质的摄入量,以维持肌肉质量和代谢水平。
(3)鼻饲液的给药时间一般分多次,如三次或四次给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进行,根据患者的需要和时间安排进行营养补充。
(4)要注意渗透压,在选择鼻饲液时还要考虑溶液渗透压。一般不宜过高或过低,以避免对神经血管引起刺激或伤害。
(5)治疗结束后应予以逐渐过渡,避免突然停止,以免反复发作和营养不良的发生。
鼻饲液的营养搭配应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调整。此外,鼻饲治疗期间要注意饮食的协调和合理运动,以促进康复和恢复营养状态。
综上所述,为保障鼻饲患者的营养,在居家护理中应从鼻饲温度、鼻饲体位、营养搭配进行高效护理,以促使患者快速康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