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上消化道出血该如何护理

2023-08-02 09:01:41

  渭南市中心医院   王芝英

  近年来我国民众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不良生活习惯也伴随而来。饮食作息不规律的现象十分普遍,这也导致消化道疾病发生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而上消化道出血作为消化道疾病中比较凶险的病症,一旦发病若未能及时治疗处理,便会对患者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威胁。本文将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进行全面科普分析。

  1.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及危害

  消化道出血绝大多数发生在上消化道。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因病变引发的出血症状,比如消化性溃疡出血、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饮酒后胃黏膜糜烂出血、贲门撕裂症、胃癌等。常见临床症状有呕血、黑便、头晕、乏力、出汗等。如发生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往往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若未第一时间采取积极的措施,患者会转为急危重症,这便会为下一步的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因此,上消化道出血需要第一时间发现,及时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并积极对病因进行预防和治疗。

  2.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因为起病急,呕吐鲜血或便血,心理压力也会大幅增加,因此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必须第一时间为其进行心理护理。多与患者沟通交流,鼓励安慰患者,缓解其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2急救护理

  对于出血量小、症状相对较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要尽快引导其安静休息,关注患者出血量是否增加和伴随的症状是否加重。对于频繁便血和呕血的患者,则要尽快让其绝对卧床休息,禁饮食,守护患者,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血液误入气管而引发窒息的情况发生。对于年老、意识不清等患者还要第一时间对患者口腔进行清理,避免分泌物、呕吐物、活动性义齿等阻塞上呼吸道。同时尽快拨打120,将患者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治疗。配合医护人员为患者迅速建立多条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必要时配输血。在此期间,患者往往有口渴,要严格遵医嘱禁食水,避免进饮食后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往往反复发生,要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血压是否平稳,出血迹象是否好转等。若患者持续呕血、便血、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则表明出血仍在继续,应尽快做好内镜下紧急止血的准备。

  2.3饮食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饮食上必须严格限制,急性期应禁食水。患者出血停止超过24⁓48小时后,可试饮少量温水,如无异常,进温凉流食,如白米粥、小米粥等。避免进食红豆稀饭、黑米稀饭等深色食物,以免与出血混淆,影响病情观察和判断。饮食应少量多餐,由稀到稠逐渐过渡到软食。同时密切观察患者进食后的反应,如出现腹胀腹痛或再次出现呕血、黑便应立即停止进食。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能饮用酒精、咖啡、碳酸饮料等饮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饮食还应避免粗糙、坚硬食物,进食时必须充分咀嚼,以免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2.4健康教育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在出血后查明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和日常健康管理。对于消化道外疾病引起的出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过敏性紫癜等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对于消化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急性弥漫性出血性胃炎等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注意饮食的调整和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此外,近年来治疗血栓性疾病用药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也是引起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服用这些药物时要遵医嘱用药,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同时日常要注意大便颜色的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临床上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主要是以心理护理、急救护理、饮食护理、疾病健康教育等多方面进行干预和指导,同时,患者日常自我管理和自我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医护人员在做好疾病知识宣教的同时还应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自己是健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及早发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早期信号,及早就医,避免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发生。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养成规律作息、健康饮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劳逸结合,学会自我调节,谨遵医嘱用药,以此达到使自己身体能够逐渐恢复到健康稳定的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