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导报社官方网站!
首页 > 科普 >

关于脑卒中,你了解多少?

2023-08-09 09:40:32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脑血管分院   吴瑞
       脑卒中又被称为“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病原因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者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有关,多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一旦发现脑卒中须立即送医救治。很多人对脑卒中不了解,身边的人发生脑卒中后也不知如何处理,遂本文就围绕脑卒中进行分析论述,向大家科普关于脑卒中的那些事。
       1.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是一种以脑血管病变和血流障碍为基础,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和缺氧,致使功能丧失和神经系统损害的疾病。它包括两种主要类型: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血栓或栓塞引起的局部缺血和低氧状态导致的脑组织损伤,出血性脑卒中则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溃疡或血管畸形等原因导致的脑出血和损伤。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世界范围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严重程度和治疗结果取决于病变的部位、范围和严重程度,以及早期的诊断和治疗。预防脑卒中包括控制高血压、戒烟和戒酒、控制血脂和血糖等生活方式改变和药物治疗。并且一旦出现症状,应尽早就诊并接受专业的治疗。
       2.脑卒中的症状有哪些?发生脑卒中后怎么办?
       2.1临床症状

       (1)肢体无力或麻痹
       突然出现单侧肢体无力或麻痹,表现为手臂或腿部僵硬,或完全失去运动能力。
       (2)语言障碍
       脑卒中会影响语言中枢区,导致听力、口齿不清、发音不准、失语等现象。
       (3)突发视力障碍
       突发视力丧失或模糊,黑暗视野或双重视觉等。
       (4)头晕或昏迷
       脑卒中可能导致意识混淆、头晕,甚至昏迷。
       (5)突发头痛
       突发性的剧烈头痛,可能伴随着恶心、呕吐或意识障碍。
       (6)平衡失调或晕倒
       脑卒中可导致平衡困难或晕倒,并且可能会有行走、上下楼梯等方面的问题。
       (7)急性认知功能障碍
       突然出现的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功能退化。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之一或多个请立刻就医求助,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减少脑卒中的生命危险和残疾率。
       2.2处理措施
       如果你或者身边的人出现了脑卒中(中风)的症状,应赶紧采取以下措施:
       (1)观察发病者所处位置,若处于人流量、车流量较大等安全风险较高的区域,应及时将发病者转移至安全区域,避免二次伤害。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120,向救护人员说明情况。
       (3)将受害者平放于床或者地面上,头部垫高一点,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4)松解受害者的衣领、领带等紧绷物品,室内则打开窗户通风。
       (5)注意观察受害者的情况,尽量让他保持安静,不要给他食物和水。
       (6)及时告知医护人员病人的基本情况,如患者年龄、病史、服用药物等。
       (7)随时关注病人面色和呼吸情况,如果发现病人呼吸困难、心慌等症状,可以进行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
       脑卒中(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得到救治,会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发现脑卒中症状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3.如何预防脑卒中?
       3.1控制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加强体育运动、戒烟戒酒和及时治疗高血压等,可以有效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3.2控制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引起动脉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控制血脂异常才能预防脑卒中。常见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饮食、体育运动等。
       3.3多饮水
       经常喝水可以帮助身体排毒净化,减轻血液黏稠度,保持血液流畅性,从而预防脑卒中。
       3.4控制体重
       肥胖是引起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合理控制体重、采用科学的减肥方法和定期进行体检等措施,有益于预防脑卒中。
       3.5预防血栓形成
       血栓是引起脑卒中的原因之一。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注重日常生活细节等可以预防和减少血栓形成。
       3.6积极治疗慢性疾病
       糖尿病和冠心病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积极治疗慢性疾病可以有效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3.7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早发现体内潜在的风险因素和可疑病变,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综上所述,脑卒中对人体产生的危害较大,因此生活中要注重预防,并了解相关知识,以保护自身以及身边人的健康与安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Copyright @ 2011- 健康导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闻热线:jkdb888@163.com 举报电话:029-88321872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3047号-1 陕公网安备 610190020020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