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一级预防措施有哪些?
2023-08-14 16:27:57 府谷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李亚亚
府谷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李亚亚
很多人对脑卒中这个名词非常生疏,但是提到“中风”相信大家就都明白了。脑卒中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俗称的“中风”,主要是由于大脑中的血管出现了损坏。脑卒中在中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见,轻者口齿不清、认知出现障碍,重者则会半身不遂甚至危及生命。1.了解脑卒中分类
脑卒中及“中风”,主要指脑血管发生病变,具体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1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即脑血管缺血性坏死,主要是因为大脑中的血管被堵住导致大脑的血液循环无法畅通,血液长期循环不到缺血组织就会导致组织坏死。堵塞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外来血栓也可能是脂肪球,常见疾病为脑梗。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相比于出血性稍微缓慢,症状相比之下也较轻,但也会有死亡的风险。
1.2出血性脑卒中
脑血管破裂出血,导致出血性脑卒中。这种脑卒中发病迅速且严重,脑出血片刻后会引发恶心呕吐、口齿不清、意识模糊等。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非常高,就算治好也面临着高复发率的风险。
无论哪一种脑卒中,都伴随着死亡的风险。而我国目前因脑卒中死亡的患者不在少数,就算治疗及时保住了生命,也面临着下肢瘫痪、生活难以自理等难题,而高额的治疗费用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家庭和日常生活。
2.了解脑卒中发病原理
脑卒中发病原理有很多,具体可以分为可控性发病因素和不可控性发病因素。
2.1不可控性发病因素
不可控性发病因素众多,涵盖了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这些因素都是人为不可控的,无法预防,只能通过加强自身运动,减少发病概率。对于基因层面的遗传因素来说,建议树立定期体检意识,在发病初期及时排查,并加以治疗。
2.2可控性发病因素
据相关数据显示,脑卒中发病机制多在于脂肪含量过高人群、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据实验分析,过度抽烟、喝酒也会增加脑卒中发病概率。过量饮酒酒会导致血管狭窄,造成血管栓塞,从而诱发脑卒中。随着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大多数人的饮食越来越偏向于多油多脂,这也就导致脑卒中发病群体开始有年轻化趋势,脑卒中不再只是中老年人的“专属疾病”。而无论是高血脂还是高血压都可以通过进行治疗慢慢改善,生活方式也可以调节,使其更健康,减少脑卒中发病概率。
3.开展一级预防工作
脑卒中这种疾病并不可怕,只要掌握健康的饮食习惯,做好一级预防工作,对可干预因素进行适当调控,防患于未然。
3.1普及脑卒中预防教育
脑卒中概率日渐提升,普及脑卒中疾病教育势在必行。很多不接触相关职业的人甚至都不知道何为脑卒中,更别说脑卒中的预防措施。相关管理部门人员应该普及相关知识,开展脑卒中预防教育,让每个人对脑卒中这种疾病都有所了解。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定期组织筛查活动,及时干预脑卒中的早期发病人群。
3.2定期健康体检
缺血性脑卒中发病较为迟缓,一旦发展到后期,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培养定期体检的安全意识。无论感觉身体是否舒适,都应该定期进行体检,这是因为这种疾病是无法用肉眼识别的,需要医院的先进仪器进行筛查。此外,及时检查,尽早医治,定期的健康检查也可以预防其他疾病。
3.3注意日常饮食以及规律生活
日常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现代社会提倡绿色、健康、营养的饮食,多油多脂不可取。健康的饮食习惯能更好地增强身体的防护机制。除此之外,熬夜等生活习惯也不可取,脑卒中患者应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休息才不会让身体超负荷,更好地抵御疾病侵袭。
3.4定期运动健身
很多脑卒中患者都相应地伴随着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除了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关,也与懒惰的生活方式有关。定期进行跑步、游泳等运动,不但会加强身体免疫力,也可以消耗体内多余脂肪、愉悦身心,从而减少脑卒中发病概率。
总之,了解脑卒中病发机制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对每个人的健康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能够普及脑卒中患者开展一级预防,就能有效减少脑卒中的病发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老年肠炎患者如何进行营养护理 下一篇:心衰很可怕,却并非无药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