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降压药:如何才能有效又安全
2023-09-07 09:56:53 陆军第九五八医院 李宇舟
陆军第九五八医院 李宇舟
近些年,我国患有高血压的人群显著增加,并且患病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如何做好高血压慢性病管理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重点关注的内容。药物是高血压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但是用药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这样才能够确保安全、有效性。下面我们就围绕如何调降压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1.降压药的使用原则你知道吗?
1.1适宜性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血压水平来选择降压药。常用的降压药包括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ARB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等,药物治疗中要根据个体化的治疗需要来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1.2针对性
开始治疗时可以选择单一药物进行治疗,如单一的降压药物或单一的药物组合。一般情况下,初始治疗建议选择剂量小且安全性好的降压药物。
1.3耐受性
所谓的耐受性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血压反应和耐受情况来调整剂量。治疗的目标是使血压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一般来说,血压的目标值应控制在120/80 mmHg以下。
1.4持续性
长期服药并进行持续观察,如患者的血压较稳定,可暂时停用部分降压药物,但需注意观察血压的变化,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用药。
1.5密切观察
监测和管理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降压药物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水肿、干咳等,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评估和管理这些不良反应。
需要注意的是,降压药的使用原则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因此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调降压药:如何才能有效又安全
为保障高血压药物调整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2.1遵循医生的指导
降压药的使用和调整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坚决不能出现自主调整或随意减量增量等现象。在药物的调整过程中,医生会通过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监测血压变化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以保障药物的适宜性,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2逐步调整药物剂量
很多患者在确定高血压而开始治疗时,医生通常会选择较低剂量的药物,然后根据患者的血压反应和耐受情况逐步调整剂量,这样可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并提高治疗效果。因此,患者需要注意定期监测血压,若是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则按照当前的药量以及药物持续服用,若是血压仍处于较高范围内,需要及时就诊调整药物类型以及具体药量,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建议每次剂量调整不超过25%。
2.3定期测量血压
定期测量血压是调整降压药时重点关注的内容,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以评估降压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这样可以及时发现血压波动,并根据情况适时调整用药。患者可以定期测量自己的血压或使用家庭血压监测设备记录血压变化,复查就诊时携带并交予医生,以便医生根据情况进行调整。
2.4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
某些药物、饮食或其他物质可能会与降压药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副作用的发生,患者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并按医生的建议进行合理的用药。或者在开始或停止使用其他药物时需要与医生沟通,依据医生建议合理使用药物,以避免出现药物相互作用而产生副作用的现象。同时降压药物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头晕、乏力、水肿等,如果出现明显的副作用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处理。
2.5定期复诊和监测
患者需要定期复诊,让医生评估治疗效果,并进行必要的监测,如血液和尿液检查。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必要时医生会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2.6注意生活方式调整
高血压的产生与不健康的生活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因此注重降压药和生活方式调整相结合可以取得更好的降压效果。患者应坚持适当的运动、健康的饮食、限制盐的摄入、戒烟、限制饮酒等健康生活方式。
总之,要实现有效和安全的降压药调整,患者需要与医生密切合作,坚持规定的治疗方案,并按时复诊和监测血压变化,这样可以帮助患者达到理想的血压控制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医疗质量 下一篇:冠心病的基本科普知识